有关瓢的成语
带瓢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6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箪瓢屡空 | 箪:盛饭竹器;瓢:舀水器。 吃的喝的匮乏。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
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
缊褐瓢箪 | 缊:旧棉花,乱麻。 褐:粗布衣服。 瓢:饮水用具。 箪:盛饭的竹器。 身上穿粗布衣服。饮食用的是瓢、箪。形容生活非常清苦。 |
晋・陶潜《祭从弟敬远文》:“冬无缊褐,夏渴瓢箪。” |
箪瓢陋巷 | 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瓢:古代装水的小容器。 一箪食物,一瓢汤水。形容生活简朴,安贫乐道。 |
春秋・孔子《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东扯葫芦西扯瓢 | 说话东扯西拉。 | 柯蓝《浏河十八弯》:“你少东扯葫芦西扯瓢,抗旱就抗旱,怎么又发癫,想起去查账了。” |
箪瓢陋室 | 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瓢:古代装水的小容器。 一箪食物,一瓢汤水。形容生活简朴,安贫乐道。 |
明・方孝孺《祭太史公》:“箪瓢陋室,若饫万钟。” |
瓢泼大雨 | 瓢:剖开葫芦做成的舀水器。 像用瓢泼水那样的大雨。形容雨非常大。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二:“西北悬天起了乌黑的云朵,不大一会,瓢泼大雨到来了,夹着炸雷和闪电,因为三天两头地下雨,道上黑泥总是不干的,出门的人们都是光着脚丫子,顺着道沿走。” |
疏水箪瓢 | 疏水:粗糙的饮食;箪瓢:简陋的食具。 指生活清贫。比喻安贫乐道。 |
春秋・孔子《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春秋・鲁・孔丘《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
箪食瓢饮 | 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 一箪食物;一瓢汤水。指贫苦的生活。 |
春秋・孔子《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一箪一瓢 | 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 春秋・孔子《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箪瓢屡罄 | 箪:盛饭的竹器;瓢:舀水器。 吃的喝的匮乏。形容生活非常清苦贫寒。 |
晋・陶渊明《自祭文》:“箪瓢屡罄,希谷瓢饮。” |
依葫芦画瓢 | 照着真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刻板地照着做。 | 《诗刊》1977年第12期:“如果就事论事,依葫芦画瓢,就会写成:一条搭肩六尺长,劳动一天沾了灰。” |
瓯饭瓢饮 | 瓯:小盆。 用小盆吃饭,用瓢喝水。形容穷苦的生活。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曾友于》:“汝父母皆不知,我岂惜瓯饭瓢饮乎?” |
陋巷箪瓢 | 陋:简陋,窄小;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住在陋巷里,用箪吃饭,用瓢喝水。形容生活极为穷苦。 |
春秋・孔子《论语・雍也》:“一箪事,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 弱水有三千里那么长,水虽多但只舀其中一瓢来喝。引申为可爱者虽多,但只喜欢一人,多用在爱情方面。 | 红楼梦第九十一回:“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
照葫芦画瓢 |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 宋・魏泰《东轩笔录》第一卷:“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 |
比葫芦画瓢 | 比喻照样子模仿。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瓢的成语、带瓢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