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珍的成语
带珍的四字成语(共找到44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瑞兽珍禽 | 瑞:吉祥;珍:珍奇。 吉祥的兽类,珍贵的飞禽。 |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十三:瑞兽藏头角,珍禽惜羽毛。 |
楚璧隋珍 | 指和氏璧与隋侯珠。喻杰出的人才。 | 明・陈汝元《金莲记・偕计》:“想天朝罗网收豪儁,献皇家楚璧隋珍。” |
希世之珍 | 希世:世上希有;珍:宝物。 世间罕见的珍宝。比喻极宝贵的东西。 |
宋・陆游《素心砚铭》:“希世之珍那可得,故人赠我情可极。” |
断线珍珠 | 比喻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般纷纷落下。 | 元・关汉卿《仙吕・桂枝香》:泪痕流,滴破芙蓉面,却似珍珠断线头。 |
若数家珍 | ||
珍楼宝屋 | 珍奇的楼阁,华丽的房屋。指富丽豪华的建筑物。 | 《渊鉴类函・佛寺三》:“唐高力于来廷坊建佛寺,珍楼宝屋,竭尽国资。” |
弊帚自珍 | 对自家的破旧扫帚,也看作很珍贵。比喻对己物的珍视。 | 宋・陆游《秋思》诗:“遗簪见取终安用,弊帚虽微亦自珍。” |
珍禽奇兽 | 珍:贵重的;奇:特殊的。 珍奇的飞禽,罕见的走兽。 |
《尚书・旅獒》:“犬马非其土性不畜,珍禽奇兽不育于国。” |
如获至珍 | 见“如获至宝”。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那薛蟠得了宝蟾,如获至珍,一概都置之不顾。” |
珍肴异馔 | 肴:做熟的鱼肉荤菜;馔:饭食。 珍贵而奇异的食物。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1回:“当日穆弘叫庄客宰了一头黄牛,杀了十数个猪羊,鸡鹅鱼鸭,珍肴异馔,排下筵席,管待众头领。” |
燕石妄珍 | 妄视无用之物为珍宝。 | 唐・刘知幾《史通・人物》:“若愚智毕载,妍媸靡择,此则燕石妄珍,齐竽混吹者矣!” |
掌上珍珠 | 比喻极受父母疼爱的子女。 |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四回:“那隐帝顿足捶胸,伤悼不止,就像真的失了无价至宝,掌上珍珠。” |
爱如珍宝 | 形容十分喜欢。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子兴冷笑道:‘万人都这样说,因而他祖母爱如珍宝。’” |
稀世之珍 | 世间罕见的珍宝。比喻极宝贵的东西。 | 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当时卿相及好事者,得居寀图障卷簇,家藏户宝,为稀世之珍。” |
珠翠之珍 | 指水陆所产的美味食物。 | 三国魏 曹植《七启》:“山鵽斥鷃,珠翠之珍。” |
山珍海错 | 海错:指各种海味。 山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泛指丰富的菜肴。 |
唐・韦应物《长安道》诗:“山珍海错弃藩篱,烹犊炮羔如折葵。” |
敝帚自珍 | 敝:破的;坏了;珍:爱惜。 把自己家的破扫帚看成价值千金的宝贝;很爱惜。比喻东西虽差;自己却非常珍惜。 |
宋・陆游《秋思》:“遗簪见取终安用,弊帚虽微亦自珍。” |
山珍海胥 | 山珍:山野出产的珍贵食品。 山野和海中出产的各种珍异食品。泛指丰盛的菜肴。 |
明・吴承恩《湲堂永日图序》:“山珍海胥,鼎食宫居者,大夫之养也。” |
连城之珍 | 珍:珍贵的东西。 价值很高的珍品。 |
唐・王绩《与陈叔达重借隋纪书》:“岂连城之珍俟楚文而乃进?” |
如获珍宝 | ||
和隋之珍 | 和:和氏璧;隋:隋侯珠。 形容极为难得的东西。 |
汉・班固《答宾戏》:“先贱而后贵者,和隋之珍也。” |
享帚自珍 | 语出《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比喻物虽微劣,而自视为宝。 |
语出《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
珍产淫货 | 淫货:诱人欲得的奢侈品。 指珍贵的特产和诱人的奇货。 |
宋・王安石《慈溪县学记》:“慈溪小邑,无珍产淫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 |
抱宝怀珍 | 怀:藏有。 比喻人具有美好的品德、才能。 |
汉・蔡邕《陈寔碑》:“于皇先生,抱宝怀珍,如何昊穹,既丧斯文。” |
山珍海味 | 山珍:山里产的珍异食品;海味:海里的美味食品。 指山里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现泛指各种美味佳肴。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9回:“姑娘们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腻了。” |
水陆之珍 | 水陆:指水陆所产的珍贵食物。 指美味佳肴。 |
《晋书・石崇传》:丝竹尽当时之选,庖膳穷水陆之珍。 |
珍禽异兽 | 珍:珍贵的;禽:鸟的总称。 指贵重奇异的动物。 |
《尚书・旅獒》:“犬马非其土性不畜,珍禽异常,不异于国。” |
奇珍异玩 | 奇异罕见的珍宝。 | 清・禇人获《隋唐演义》第二十七回:“边远地方,无不来进贡奇珍异玩,名马美姬,尽将来进献。” |
鱼目混珍 | 见“鱼目混珠”。 | 《参同契》上:“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唐・李白《鸣皋歌送岑徵君》:“蝘蜓嘲龙,鱼目混珍。” |
视如珍宝 | 形容十分珍爱。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八回:“当此圣世,咱们世受国恩,祖父锦衣玉食;况你自有生以来,自去世的老太太,以及老爷太太,视如珍宝。”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珍的成语、带珍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