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猫的成语
带猫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8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三脚猫 | 指稀奇的事情。比喻虚有其名而无真本事的人。 | 元・张鸣善《水仙子・讥时》:“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 |
捉鼠拿猫 | 拿:抓住。 捉住老鼠和猫。比喻能制服敌手。 |
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若论我腹中的兵书,委的有神鬼不测之机,有捉鼠拿猫之法。” |
猫儿哭鼠 | 比喻假慈悲,伪装同情。 | 吴组缃《一千八百担》:“你这些怜惜佃户的话,都是猫儿哭鼠。” |
猫哭老鼠 | 比喻假慈悲。 | 《说唐》第62回:“如今又不知那里杀来,又同牛鼻道人在此‘猫儿哭老鼠’,假慈悲。” |
猫鼠同乳 | 见“猫鼠同眠”。 | 北宋《新唐书・五行志一》:“天宝元年十月,魏郡猫鼠同乳。同乳者,甚于同处。” |
得胜的猫儿欢似虎 | 形容由于取得了胜利而得意忘形,自以为了不起。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一回:古人云:‘得胜的猫儿欢似虎’也,只倚着强能,更不察来人的意思。 |
猫噬鹦鹉 | 比喻排挤好人。 | 宋・岳珂《桯史・鹦鹉谕》:“至今蜀人谈谑,以排根善类者为‘猫噬鹦鹉’。” |
三角猫 | 比喻憋脚的、不中用的人或事物。 | 宋・无名氏《百宝总珍集・解卖》:物不中谓之三角猫。 |
猫鼠同眠 | 猫同老鼠睡在一起。比喻官吏失职,包庇下属干坏事。也比喻上下狼狈为奸。 | 北宋《新唐书・五行志一》:“龙朔元年十一月,洛州猫鼠同处。鼠隐伏象盗窃,猫职捕啮,而反与鼠同,象司盗者废职容奸。” |
照猫画虎 |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1回:“这大相公聪明得很,他是照猫画虎,一见即会套的人。” |
争猫丢牛 | 比喻贪小失大。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0回:“真正是争得猫儿丢了牛。” |
偷猫盗狗 | 指偷窃。也指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既作绿林大盗,便与那偷猫盗狗的不同,也断不肯悄悄儿的下来。” |
穷鼠啮猫 | ||
猫哭耗子 | 比喻假慈悲,伪装同情。 |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15回:“本来你是个猫,他是个鼠,岂不是猫哭耗子了呢?” |
猫鼠同处 | 见“猫鼠同眠”。 | 北宋《新唐书・五行志一》:“龙朔元年十一月,洛州猫鼠同处。鼠隐伏象盗窃,猫职捕啮,而反与鼠同,象司盗者废职容奸。” |
阿猫阿狗 | 旧时人们常用的小名。引申为任何轻贱的,不值得重视的人或著作。 | 鲁迅《我的第一个师父》:“这和名孩子为阿猫阿狗,完全是一样的意思:容易养大。” |
老鼠见猫 | 比喻十分惧怕。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7卷:“月英见了焦氏,犹如老鼠见猫,胆丧心惊,不敢不跟着他走,到家又打个半死。” |
虎踪猫迹 | 痕迹,蛛丝马迹。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猫的成语、带猫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