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爪的成语
带爪的四字成语(共找到39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握拳透爪 | 爪:指甲。 紧握拳头,指甲穿过掌心。形容愤慨到极点。 |
《晋书・卞壶传》:“卞壶拒苏峻,父子战死。其后盗发壶墓,尸僵,鬓发苍白,面如生,两手悉拳,爪甲穿达手背。” |
钩爪锯牙 | 指鸟兽尖曲、锋利的爪、牙。比喻人的凶恶残暴。也比喻武装军队。 | 西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凤皇不下,句爪、居牙、戴角、出距之兽于是鸷矣。” |
张牙舞爪 | 张:显露;张开;张牙:张开嘴露着牙;舞:挥舞;挥动。 原形容野兽凶猛的样子。现多比喻敌人或坏人猖狂凶恶的样子。 |
《敦煌变文集・孔子项托相问书》:“鱼生三日游于江湖,龙生三日张牙舞爪。” |
一鳞一爪 | 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 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
心膂爪牙 | 膂:脊骨;爪牙:近卫武臣。 指亲近武臣。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入作心膂,出为爪牙。” |
官不威,牙爪威 | 牙爪:爪牙,比喻辅佐的人。 指官员未必威风凶悍,手下人则仗势逞威耍狂。 |
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俺也是文齐福不齐,你正是官不威牙爪威。” |
舞爪张牙 | 原形容猛兽的凶相,后常用来比喻猖狂凶恶的样子。 | 元・李文蔚《张子房祀桥进履》第一折:“那虎他舞爪张牙,将你来拦定。” |
伶牙利爪 | 爪:动物的脚,这里代指手脚。 形容能说会道,聪明能干。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四回:只是宝玉身边一干人,都是伶牙利爪的,那里插的下手去。 |
雪爪鸿泥 | 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
鸿飞雪爪 |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爪印,鸿飞那复计东西。 ”后因用“鸿飞雪爪”谓世事变易。 |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爪印,鸿飞那复计东西。” |
鸿泥雪爪 | 见“鸿爪雪泥”。 | 《筱园诗话》卷四引清・吴牧驺《题吴和甫学使纪游图》诗:“使君蒿目意不愉,遣兴忽写卧游图。鸿泥雪爪无处无,一一俱请丹青摹。” |
鸿爪留泥 | 同“鸿爪雪泥”。 | 清・查慎行《顾侠君庶常招饮晚翠阁》诗之二:“依稀宣北坊西角,鸿爪留泥我亦曾。”自注:“癸酉夏秋间,余寓居此巷。” |
爪牙之士 | 爪牙:比喻辅佐的人。 指勇敢的卫士或得力的助手。 |
春秋・左丘明《国语・越语上》:“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
东鳞西爪 | 原指画在云中的龙这里露一片鳞;那里露一只爪;不见全貌。现比喻零碎散乱、不全面。 | 清・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二节:“以上所引,虽东鳞西爪,语焉不详。” |
修鳞养爪 | 喻保养、积蓄战斗力。 | 邹鲁《浙江光复》:“处州党员极多,因该处崇山峻岭,可为修鳞养爪之用。” |
雪中鸿爪 | 同“雪泥鸿爪”。 | 清・陈维菘《水调歌头・题友人词并示方邺大匡》词:“万象雪中鸿爪,一过已忘情。” |
鹰心雁爪 | 比喻心灵手快。 | 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四折:“你待要使用金银,打通关节,救拔囚牢,则俺燕青呵!须不是鹰心雁爪,早跳出虎穴狼巢。” |
百爪挠心 | 像有一百只脚爪在抓心一样。形容人心情错综复杂,心神不定。 | 姜树茂《渔岛怒潮》第14章:“那心里的滋味更不必提了,里面好似生了二十五个小老鼠——百爪挠心。” |
将噬爪缩 | 噬:咬;缩:蜷缩。 野兽要扑食的时候,爪子蜷缩着。比喻在大的举动之前,总是要先潜伏收敛。 |
清・沈德潜《古诗源・古谚古语》:将飞者翼伏,将奋者足局,将噬者爪缩。 |
片鳞半爪 | 喻事物的极小部分。 | 清・陈田《明诗纪事・孙宜》:“余观其诗,剽拟字句,了无意味,求杜之片鳞半爪不可得。” |
犬牙鹰爪 | 喻善攫取的手段。 | 清・李渔《比目鱼・征利》:“我这生财妙手,从来会抓,岂仗你犬牙鹰爪,才能做家。” |
官不威,爪牙威 | 爪牙:比喻辅佐的人。 指官员未必威风凶悍,手下人则仗势逞威耍狂。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2卷:“少不得官不威,爪牙威,做都管,做大叔,走头贴,打驿吏,欺估客,诈乡民,总是这一干人丁。” |
锯牙钩爪 | 见“钩爪锯牙”。 |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彼锯牙而钩爪,又循江而习流。” |
爪牙之将 | 爪牙:比喻辅佐的人。 指勇敢的卫士或得力的助手。 |
清・魏源《圣武记》第11卷:“爪牙之将,用不拘资。” |
勾爪居牙 | 勾:同“钩”,悬挂器物的用具;居:同“锯”,切割材料的刀具。 钩子般的爪牙,锯子般的牙齿。形容爪牙的锐利。 |
西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凤凰不下勾爪、居牙、戴角、出距之兽于是鸷矣。” |
雪泥鸿爪 | 指鸿雁在泥雪地上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下的痕迹。鸿:鸿雁。 |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
飞鸿雪爪 | 见“飞鸿印雪”。 | 清・陈维崧《风入松・纳凉》词:“浮世飞鸿雪爪,故山乱叶茅庵。” |
虎豹不外其爪 | 老虎和豹子不轻易将自己的爪子露出来。比喻军队不轻易把自己的威势和实力显露在外面。 | 《淮南子・兵略训》:虎豹不外其爪,而噬不见齿。故用兵之道,未之以柔而迎之以刚。 |
翦爪断发 | 翦:同“剪”。 原指古人占卜祭祀时剪掉头发,断掉脚趾来代替身体作牺牲品。后用以表示用极为虔诚的方法祈雨。 |
《尚书大传》卷二:汤乃剪爪断发,自以为牲,而祷于桑林之社,而雨大至,方数千里。 |
雕心雁爪 | 比喻心狠手辣。 | 元・马致远《汉宫秋》楔子:“为人雕心雁爪,做事欺大压小。”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爪的成语、带爪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