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点的成语
带点的四字成语(共找到87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正点背画 | 元代供状文书主管者用朱笔在书首点点,书尾画钩,然后让供状人在书背画押。指民间订立文书契约,有关人看过在背面签字画押。 | 元・秦简夫《东堂老》楔子:“扬州奴你近前来,这纸上你与我正点背画个字者,扬州奴云:‘你着我正点背画,我又无罪过。’” |
青蝇点素 | 青蝇:苍蝇,比喻进谗言的人;素:白色的生绢。 苍蝇玷污素练。指小人用谗言诬害好人。 |
汉・王充《论衡・累害》:“清受尘,白取垢;青蝇所污,常在练素。” |
点金作铁 | 见“点金成铁”。 | 清・朱之瑜《答野传书》之八:“尊作遵命僭笔改窜奉上,仍恐点金作铁,贻笑后人耳。” |
点头称善 | 道:说;善:好。 表示赞同。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6回:“陈雚以下众人,都点头称善。” |
点石成金 | 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孟浩然》:“诗句以一字为工,自然颖异不凡,如灵丹一粒,点石成金也。” |
画龙点晴 | 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
落笔点蝇 | ||
点龙睛 | 同“点睛”。李光《河山四律》之二:“囊本无金收骏骨,橐犹有笔点龙睛。 ”。 |
|
泥金万点 | 菊花名。 | |
点纸画字 | 指在契约或供词上捺指模和签押。 | 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家礼・婚礼》:“诸婚娶两家,并用点纸画字,写立合同文约,明白具载往回聘礼。” |
匀红点翠 | 谓涂脂画眉。 | 宋・陈师道《减字木兰花》词:“匀红点翠。取次梳妆谁得似。风柳腰枝。尽日纤柔属阿谁。” |
青蝇点玉 | 喻白璧有微瑕。 | 唐・牟融《寄永平友人》诗之二:“青蝇点玉原非病,沧海遗珠世所嗟。” |
蜻蜓点水 | 蜻蜓刚刚接触水面又迅速起来。比喻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 唐・杜甫《曲江》诗:“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
画龙点睛 | 画龙之后再点上眼睛。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地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 |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
洪炉点雪 | 大火炉里放进一点雪,马上就会融化。比喻对问题领会极快。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他原是明悟禅师转世,根气不同,所以出儒入墨,如洪炉点雪。” |
应名点卯 | 谓形式上查点人役。形容照例行事。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8回:“尤氏虽天天过来,也不过应名点卯,不肯乱作威福。” |
围点打援 | 一种战术,抽出部分兵力围困据点,然后使用主力部队打击救援据点的援军。 |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二章:“但是老练的帝国军人却揣摸不到于而龙牌下押的什么注,是围点打援,目标朝着他?” |
点指画字 | 指在合同文约或供词上按手印签字画押。 | 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家礼・婚礼》:“诸婚娶两家,并用点指画字,写立合同文约,明白具载往回聘礼。” |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 鸳鸯:鸟名,比喻夫妻。 乔太守审理案件时将错就错,乱点鸳鸯,将三对夫妻相互错配。比喻胡乱指挥。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今日听在下说一桩意外姻缘的故事,唤做‘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
点金无术 | 见“点金乏术”。 | 明・徐光启《恭承新命谨陈急切事宜疏》:“只今辽左用饷不赀,司农束手,臣又一一求多,实是点金无术。” |
点水不漏 | 形容十分周到、严密,毫无差失漏洞。 | 《隋唐演义》第四九回:“罗成见线娘这枝方天戟,使得神出鬼没,点水不漏。” |
点头咂嘴 | 表示同意、赞赏。 | 《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张老婆儿一旁看了,也不住的点头咂嘴。” |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 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限制。 |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五卷:“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
一丁点儿 | 形容极少或极小。 | 周作人《自己的文章》:“写文章也微微懂得一点苦甘冷暖,结果只有‘一丁点儿’的知。” |
花花点点 | 形容杂乱无序的图案、斑点。 | 浩然《艳阳天》第113章:“他望望天空,天空高远,跑着几片花花点点的薄云彩。” |
乱点鸳鸯 | 鸳鸯:水鸟名;羽毛美丽;雌雄常在一起;文学作品中常用以比喻夫妻。 使两对或几对夫妇互易错配。现指不顾具体情况胡乱搭配。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63回:“唐帝乱点鸳鸯的,把几个女子赐与众臣配偶,不但男女称意,感戴皇恩。” |
杀人不过头点地 | ||
点头会意 | ①形容机灵乖觉。②表示允可、赞许。 | 《水浒传》第七二回:“柴进唤燕青,附耳低言:‘你与我如此如此。’燕青是个点头会意的人,不必细问,火急下楼。” |
摇头不算点头算 | 明确表态。 | 老舍《茶馆》:“你看,姑娘一过门,吃的是珍馐美味,穿的是绫罗绸缎,这不是造化吗?怎样,摇头不算点头算,来个干脆的!” |
点金乏术 | 术:法术,方法。 没有点铁成金的法术。比喻没有最好的方法筹集钱财,解决贫困。 |
明・徐光启《恭承新命谨陈急切事宜疏》:“只今辽左用饷不赀,司农束手,臣又一一求多,实是点金无术。”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点的成语、带点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