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灌的成语
带灌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8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抱瓮出灌 | 抱着水瓮去灌溉。比喻费力多而收效少。 | 战国・庄子《庄子・天地》:“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 |
全神灌注 | 同“全神贯注”。 | 张天翼《春风》:“丁老师全神灌注地听着,有时候他得插句把嘴。” |
灌夫骂座 | 灌夫:西汉著名将领。 指灌夫酒后骂人泄愤。形容为人刚直敢言。 |
明・陈汝元《金莲记・郊遇》:“推门看竹,何妨王子乘舆;索酒指瓶,便仿灌夫骂座。” |
满堂灌 | 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观地将众多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 | |
抱瓮灌圃 | ||
百川灌河 | 河:黄河。 所有的河流都流向黄河。比喻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
战国・庄子《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
灌夫骂坐 | 灌夫,西汉人,初以勇武闻名,为人刚直不阿,任侠,好饮酒骂人。与丞相田蚡不和,后因在蚡处使酒骂座,戏侮田蚡,为蚡所劾,以不敬罪族诛。事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后用以指人借酒发泄心中的不满。 | 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载:灌夫,西汉人,初以勇武闻名,为人刚直不阿,任侠,好饮酒骂人。与丞相田蚡不和,后因在蚡处使酒骂座,戏侮田蚡,为蚡所劾,以不敬罪族诛。 |
磨砻浸灌 | 亦作“磨礲浸灌”。切磋浸染。形容勤学苦练,始终不懈。 | 唐・韩愈《考功员外卢君墓志铭》:“君时任戴冠,通《诗》《书》,与群日讲说周公、孔子,以相磨砻浸灌,婆娑嬉游,未有舍所为为人意。” |
随陆无武,绛灌无文 | 随、陆:随何、陆贾,汉高祖时的文官;绛、灌:绛侯周勃,灌婴,汉高祖时的武将。 指人才的面片性,能文者不能武,能武者不能文。 |
《晋书・刘元海载记》:吾每观书传,常鄙随陆无武,绛灌无文。 |
抱瓮灌畦 | 以瓮装水来灌溉菜圃。比喻愚笨拙劣的方法。 抱瓮灌园:比喻安于拙陋的淳朴生活。 抱瓮出灌:抱著水瓮去灌溉。 比喻费力多而收效少。 汉阴抱瓮:汉阴老人汲井水浇菜,不愿用机械,只用瓮。 因为他认为有机械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必不存载浑然天成的道。比喻纯真无邪,对事物顺其自然,不刻意用心思。 |
“抱瓮灌畦”,出自《庄子・天地篇》所说的子贡和汉阴丈人的故事。语本庄子˙天地: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传说孔子的学生子贡,在游楚返晋过汉阴时,见一位老人一次又一次地抱著瓮去浇菜,“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并且说:这样做,为人就会有机心,“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见《庄子・天地》 |
磨礲浸灌 | 见“磨砻浸灌”。 | |
戳心灌髓 | 刺心并深入骨髓。形容刻毒得使人难以忍受。 | 宋文茂《李班长学文化》:“秀英见祝怀成坐在一边戳心灌髓地说风凉话,怕又挑起事来。” |
醍醐灌顶 | 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 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令问维摩,闻名之如露入心,共语似醍醐灌顶。” |
灌瓜之义 | 灌:浇灌;惠:恩惠。 比喻以德报怨,不因小事而引起纠纷。 |
|
如汤灌雪 | 同“如汤沃雪”。 |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王言》:“则民之充恶,如汤之灌雪焉。” |
抱瓮灌园 | 传说孔子的学生子贡,在游楚返晋过汉阴,见一位老人抱着水瓮去灌园,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比喻安于拙陋的淳朴生活。 | 战国・庄子《庄子・天地》:“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 |
如雷灌耳 | 亦作“如雷贯耳”。①形容声音大(多指语音)。②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 《三国志平话》卷中:“‘吾乃燕人张翼德,谁敢共吾决死?’叫声如雷灌耳,桥梁皆断。” |
灌米汤 | 比喻用好话恭维与迷惑人。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3回:“连日统领见了他,着实灌米汤;他亦顺水推船,一天到晚,制造了无数的高帽子给统领戴。”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灌的成语、带灌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