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涂的成语

带涂的四字成语(共找到85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曳尾涂中 原意是与其位列卿相,受爵禄、刑罚的管束,不如隐居而安于贫贱。后也比喻在污浊的环境里苟且偷生。 战国・庄子《庄子・秋水》:“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吕端大事不糊涂 喻指办事坚持原则。亦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 元《宋史・吕端传》:“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相之。”
糊涂账 算不清楚的账,比喻弄不清楚的问题。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5章:“咱们虽说赚了一点钱,可这是一笔糊涂账!这钱是咱们两个苦熬出来的,但家里人人有份!”
同归殊涂 语出《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原谓天下万事初虽异,然终究同归于一。后泛指途径不同而结果相同。
语出《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初学涂鸦 涂鸦:比喻书法拙劣或写作水平不高,涂抹修改的地方很多。
形容刚开始研究学问。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娇娜》:小子初学涂鸦,勿以友故,行辈视之也。
昏愦胡涂 昏愦:昏乱。
形容头脑糊涂,不明事理。
鲁迅《拟豫言》:“被批评家们痛驳,谓‘久已如此,而还要多说,实属不明大势,昏愦胡涂。’”
生灵涂炭 生灵:生民;百姓;涂炭:烂泥和炭火。
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晋书・苻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擿植索涂 见“擿埴索涂”。 唐・段成式《酉阳杂姐续集・支诺皋上》:“方之蒙袂辑履,有愤于黔娄,擿植索涂,见称于扬子,差不同耳。”
民怨盈涂 怨:怨恨;涂:通“途”;盈涂:充满道路。
人民的怨恨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的怨恨情绪非常大。
《宋书・臧质传》:败道伤俗,悖乱人神,忆怨盈涂,国谤弥岁。
摘埴索涂 盲人以杖点地,探索道路。喻盲目的行为。 严复《救亡决论》:“凡舟车之运转流行,道里之险易涩滑,岩墙之必压,坎陷之至凶,摘埴索涂,都忘趋避。”
坐于涂炭 涂炭:比喻污浊的地方。
坐在泥涂、炭灰上。比喻处于不干净的环境,自身也被玷污。
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上》:“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
彗汜画涂 彗:扫帚;汜:水洒地;涂:泥土。
用帚扫洒水在地上,用刀划泥土。比喻极容易做的事。
东汉・班固《汉书・王褒传》:“水断蛟龙,陆犀革,忽若彗汜画涂。”
迷涂知反 见“迷途知反”。
涂歌里咏 同“涂歌邑诵”。 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老安少怀,涂歌里咏。莫不欢若亲戚,芬若椒兰。”
大事不糊涂 指在有关政治的是非问题上能坚持原则,态度鲜明。 元《宋史・吕端传》:“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涂歌里抃 路途的人歌诵,里巷的人抃舞。形容百姓欢欣快乐的升平景象。 南朝・梁・沈约《贺齐明帝登祚启》:“涂歌里抃,载怀凫藻。”
识涂老马 见“识途老马”。 清・钱谦益《夜过磨盘岭》诗:“攫食饥乌心未饱,识涂老马足堪扪。”
殊涂同归 语出《易 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孔颖达疏:“言天下万事终则同归于一,但初时殊异其涂路也。
”本谓由不同途径达到同一目的地。后以喻采用不同方法得到相同结果。
语出《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孔颖达疏:“言天下万事终则同归于一,但初时殊异其涂路也。”
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人一辈子都很精明,但有时一下子糊涂。指聪明人也会犯错误。 老舍《骆驼祥子》:“六十九岁的人了,反倒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教一群猴儿王八蛋给吃了。”
大败涂地 一旦失败就肝脑涂地。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愿更相推择可者。
殊涂同会 犹殊途同归。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充等传论》:“如使用审其道,则殊涂同会。”
难得糊涂 指人在该装糊涂的时候难得糊涂 林语堂《中国人之聪明》:“郑板桥曰:‘难得糊涂’。”
一败涂地 一:一旦;涂地:“肝脑涂地”的省略。
一旦失败就肝脑涂地。形容彻底失败;不可收拾。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一败涂地。”
道尽涂穷 谓无路可走,陷于绝境。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私意自试,必不能堪其所不乐,自卜已审,若道尽涂穷,则已耳。”《晋书・嵇康传》作“道尽途殚”。
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对小事情不加计较,而对大事情则非常认真,坚持原则。 元《宋史・吕端传》: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相之。
豺狼当涂 比喻暴虐奸邪的人掌握国政。 《晋书・熊远传》:“孝怀皇帝宫未反,豺狼当涂,人神同忿。”
肝心涂地 犹言肝脑涂地。 唐・陈子昂《谢衣表》:“臣万死骷骨,垂配蒙荣,载战载殒,肝心涂地。”
尘羹涂饭 见“尘饭涂羹”。 清・钱谦益《答唐训导论文书》:“南宋以后之俗学,如尘羹涂饭,稍知滋味者,皆能唾而弃之。”
黎庶涂炭 形容人们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地。 《晋书・刘元海载记》:“黎庶涂炭,靡所控告。”
涂歌巷舞 同“涂歌里抃”。 明・袁宗道《顾使君考绩序》:“一温然长者,兀坐而泣之,可立使民涂歌巷舞。”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涂的成语、带涂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