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津的成语

带津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2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窃据要津 比喻用阴谋手段占据重要的职位。 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若夫暗藏之汪精卫则招摇过市,窃据要津;匿影藏形,深入社会。”
延津剑合 指晋时龙泉、太阿两剑在延津会合的故事。后以“延津剑合”或“延津之合”比喻因缘会合。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三卷:“方知两剑分而复合,以此变化而去也。至今人说因缘凑巧,多用‘延津剑合’故事。”
盘踞要津 津:渡口;要津:比喻关键岗位。
指占据了显要的位置。
《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先据要路津。”
不敢问津 问津:询问渡口,问路。
指高贵的、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
春秋・孔子《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藕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指破迷津 迷津:疑团。
用指点破迷团。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六回:无奈到了争名夺利关头,心里不由就觉发迷,倒象自己永世不死,一味朝前奔命,将来到了昏迷时,怎能有人当头一棒,指破迷团?
无人问津 津:渡口。
没有人来问渡口。比喻无人过问。
晋・陶潜《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人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津津有味 津:口液;唾液;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
形容趣味很浓或很有滋味。
明・朱之瑜《朱舜水集・答野节书之十七首》:“佳作愈读愈觉津津有味,可见理胜之文,大胜他人词致美好也。”
津津乐道 津津:兴趣浓厚。
乐道:乐于谈论。
形容很有味地谈论感兴趣的事。
清・钱学纶《语新》下卷:“风流贤宰,疾恶怜才,俱假文字为劝惩,邑人士咸津津乐道之。”
龙跃云津 比喻杰出的人物崛起。 《晋书・褚陶传》: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褚生。
延津之合 见“延津剑合”。 清・余怀《板桥杂记・轶事》:“扫眉才子,慧业文人,时节因缘,不得不为‘延津之合’矣。”
分守要津 要:重要;津:渡口。
分别把守交通要道。
明・何良臣《阵纪・战机》:“以寡击众,务于隘塞,必于暮夜,伏于丛茂,要于险阴;以众击寡,务于广漫,利于旦辰,分守要津,绝彼运道。”
津关险塞 津:渡口;关:关口;险:险要之地;塞:要塞。
指水陆山川关隘、险要之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善哉乎贾生推言之也,曰:\'秦并诸侯山东三十余郡,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津的成语、带津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