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洋的成语
带洋的四字成语(共找到49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汪洋辟阖 | 汪洋:水势浩大;辟阖:开和关。 水势浩大而开关有制。比喻文笔言谈酣畅淋漓,放得开,收得拢。 |
|
十里洋场 | ①旧时上海的租界区域因外国人较多,洋货充斥,或称十里洋场;后因以借指旧上海市区。多含贬义。②泛指繁荣的市场。 | 茅盾《健美》:“我们这十里洋场实在还不过是畸形的殖民地化的资本主义社会。” |
意气洋洋 | 见“意气扬扬”。 |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85回:“见其夫为晏子赶车,拥盖策马,意气洋洋,甚自得也。” |
洋相百出 | 尽是逗人发笑的怪样子。 | |
被发洋狂 | 被发:披散头发。 披散头发,装作疯狂。 |
西汉・司马迁《史记・宋微子世家》:“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说于民,吾不忍为也。’乃被发洋狂而为奴。” |
一片汪洋 | 形容水面辽阔,水势浩大。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2回:“郑州底下黄河开了口子,漫延十余州县,一片汪洋,尽成泽国。” |
北洋军阀 | ||
纷纷洋洋 | 形容雪花或似雪花般散片细物纷乱飘扬。同“纷纷扬扬”。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三回:“是夜刮起东北风,浓云密布,纷纷洋洋,降下一天大雪。” |
望洋兴叹 | 原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望洋:仰望的样子;兴:产生;发出。 |
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五》:“千古吟人,望洋兴叹。” |
望洋之叹 | ||
洋为中用 | 有分析、有批判地吸收外国的有用的东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 | 毛泽东《对中央音乐学院的意见的批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
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土洋结合 | 把简单的设备或技术同现代化的设备或技术结合起来。 | 凌叔华《古韵》:“天津是中国北方的商业中心,漫步街头,西式或土洋结合的简陋店铺比比皆是。” |
汪洋自肆 | 汪洋:形容文章气势浑厚,义理深广。 肆:放纵。 形容人的气度或文章等大气磅礴,豪放自如。 |
唐・柳宗元《宣城县开国伯柳公行状》:“凡为文,去藻饰之华靡,汪洋自肆,以适己为用。” |
汪洋闳肆 | 形容文章、言论书法等气势豪放,潇洒自如。同“汪洋自肆”。 | 宋・汪藻《鲍吏部集序》:“钦止少从王氏学,又尝见眉山苏公,故其文汪洋闳肆,粹然一本于经,而笔力豪放。” |
洋洋万言 | 洋洋:众多、盛大的样子;言:字。 形容文章写得很长。 |
|
东洋大海 | 东洋:东边的大海。 泛指无边无际的大海。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7卷:“弄得神魂颠倒,意乱心迷,将前妻昔日恩义,撇向东洋大海。” |
热情洋溢 | 热烈的感情充分地流露出来。 | 曹靖华《罗汉岭前吊秋白》:“对全世界来说,这些热情洋溢的报导,正是拨云雾而见青天啊!” |
望洋惊叹 | 比喻看见他人伟大而慨叹自己或处理一件事而慨叹力量不足。 | 清・杭世骏《太白全集>序》:“书来质余,方望洋惊叹,五体投地,而敢以一言半句相益乎!” |
飘洋航海 | 同“飘洋过海”。 | |
远隔重洋 | 重洋:一重重的海洋。 指相距遥远。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2回:“无如远隔重洋,何能前去看来。” |
得意洋洋 | 洋洋:得意的样子。 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
西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
远涉重洋 | 重洋:辽阔无边的海洋。 远远地渡过海洋。 |
余秋雨《霜冷长河・琉璃》:“她远涉重洋,多方拜师,尽倾资财,遍尝磨难。” |
汪洋浩博 | 形容人的气度宽广、文辞豪放、学识渊博像水势浩大无边。 | 宋・陆游《答刘主簿书》:“德者前辈之学,积小以成大,以所有易所无,以所能问于不能。故其久也,汪洋浩博,该极百家,而不可涯矣。” |
洒洒洋洋 | 洒洒:明白、流畅的样子;洋洋:盛大、众多的样子。 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 |
《韩非子・难言》:所以难言者,言顺此滑泽,洋洋洒洒,则见以为华而不实。 |
洋洋盈耳 | 洋洋:众多;盈:充满。 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
春秋・孔子《论语・泰伯》:“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
大度汪洋 | 大度:气量大;汪洋:深广。 形容人有度量,能容人。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43回:“妹子细观姐姐举止,直是大度汪洋,器宇不凡,将来必有非常奇遇。” |
飘洋过海 | 渡过海洋。多指去异国他乡或远处。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飘洋过海寻仙道,立志潜心建大功。” |
洋洋得意 | 形容神气十足,非常得意。 | 宋・朱淑真《春上亭上观鱼》:“春暖长江水正清,洋洋得意漾波生。” |
汪洋大肆 | 形容文章、言论书法等气势豪放,潇洒自如。同“汪洋自肆”。 | 北宋《新唐书・韩愈传赞》:“当其所得,粹然一出于正,刊落陈言,横骛别驱,汪洋大肆,要之无抵捂圣人者。”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洋的成语、带洋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