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波的成语
带波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08条成语)
|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 波骇云属 | 犹波属云委。比喻连续不断,层见迭出。 | 《北齐书・文苑传序》:“至夫游夏以文词擅美,颜回则庶几将圣,屈宋所以后尘,卿云未能辍简。于是辞人才子,波骇云属。” | 
| 推波助澜,纵风止燎 | 澜:大波浪。 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的声势,扩大影响。  | 
            隋・王通《文中子・问易》:“真君、建德之事,适足推波助澜、纵风止燎尔!” | 
| 波路壮阔 | 波路:波涛。 比喻规模宏伟,声势浩大。同“波澜壮阔”。  | 
            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旅客贫辛,波路壮阔。” | 
| 趁浪逐波 | 趁:追逐;逐:追逐。 追逐波浪漂流。比喻没有一定的主见,随大流。  | 
            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不是我自间阔,趁浪逐波,落落托托。” | 
| 波流弟靡 | 弟:即稊,一种结实如小米的草。 如水波之逐势流,如稊草之随风倒。比喻无所执着,随顺应变。  | 
            战国・庄子《庄子・应帝王》:因以为弟靡,因以为波流,故逃也。 | 
| 平地波澜 | 波澜:波涛。 比喻突然发生的事端或变故。  | 
            唐・刘禹锡《竹枝词》:“常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 
| 四海波静 | 比喻天下太平。 | |
| 平波缓进 | 水流平稳,缓慢前进。指水面风平浪静,行船从容安稳。比喻处事不急躁,不冒进。 | |
| 惊波骇浪 | ||
| 竹烟波月 | 烟:烟雾。 雾气中的竹林和月照下的波纹。比喻月光下秀美的景色。  | 
            唐・白居易《池上篇》序:“酒酣琴罢,又命乐童登中岛亭,合奏《霓裳散序》,声随风飘,或凝或散,悠扬子竹烟波月之际者久之。” | 
| 遇事生波 | 原形容处事果断而迅速。后指一有机会就挑拔是非,引起事端。 | 《汉书・赵广汉传》:所居好用世吏子孙新进年少者,专厉强壮蜂气,见事风生,无所回避,率多果敢之计,莫为持难。 | 
| 无波古井 | 古井:枯井。 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 
            唐・白居易《赠元稹》诗: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 
| 醋海翻波 | 醋:比喻嫉妒。 比喻男女间因爱情而引起的纠葛。  | 
            |
| 波罗奢花 | 即鸡冠花。 | |
| 万顷烟波 | 形容广阔的水面雾气弥漫,碧波荡漾的景色。 | 宋・杨万里《潮阳海岸望海》:客间供给能消底,万顷烟波一白鸥。 | 
| 山积波委 | 谓堆积如山高,如波涛重迭。形容数量极多。 | 宋・文莹《玉壶清话》第三卷:“后邀钜货于楼,山积波委,岁入万计。” | 
| 随波同流 | ||
| 茶杯风波 | 茶杯里的风波,小事引起的轩然大波,大惊小怪。 | 此语主要在俄语中有现成成语,印欧语中也有,大概是因为拉丁语中有“酒勺里翻风波”,引伸而生。FROM: http://www.gmw.cn/01ds/2002-03/13/01-6D96DA0828AB900E48256B7B000435C8.htm | 
| 波澜老成 | 波澜:波涛,形容文章多起伏;老成:指文章很老练。 形容文章气势雄壮,语句老练。  | 
            唐・杜甫《敬赠郑谏议十韵》诗:“思飘云物外,律中鬼神惊。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 | 
| 沿波讨源 | 沿波:顺着水流;讨源:探索源头。 循着水流寻找源头。原比喻作文时由次要的写到主要的,最后点出主题。后比喻探讨事物的本末。  | 
            晋・陆机《文赋》:“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 | 
| 波澜壮阔 | 澜:大波浪;壮阔:又雄壮又宽广。 指水的波涛浩渺广阔。比喻声势雄壮有力;规模宏大。  |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三卷:“其年诸短调,波澜壮阔,气象万千,是何神勇。” | 
| 波臣为虐 | 波臣,掌波浪的神,即指波浪。全句是指在江海中,波浪大作;或洪水成灾,损害人、畜、物等。 | 庄子外物篇:“鲋鱼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秋水轩尺牍:“客自家乡来者,道波臣为虐,年谷不登。” | 
| 余波未平 | 指某一事件虽然结束了,可是留下的影响还在起作用。 | |
| 波平风静 | 见“风平浪静”。元·揭傒斯《揭曼硕诗集·白杨河看月》:“~棹歌来,万顷冲融镜面开。 ”。  | 
            |
| 凌波微步 | 形容女子步履轻盈。 |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 
| 暗送秋波 | 秋波:秋天的水波;比喻美女的眼睛。 原指美女暗中以眉目传情;后形容暗中以眉目传情;也泛指暗中示意;暗通信息;献眉讨好。  | 
            宋・苏轼《百步洪》诗之二:“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明・冯梦龙《挂枝儿・私窥》:“眉儿来,眼儿去,暗送秋波。” | 
| 鲸波怒浪 | 犹言惊涛骇浪。 | 清・昭梿《啸亭杂录・端午龙舟》:“乾隆初,上于端午日命内侍习竞渡于福海中,皆画船箫鼓,飞龙蠲首,络绎于鲸波怒浪间。” | 
| 万顷平波 | 万顷:一百万亩;平波:水面平静。 指广阔的水面仅有微波荡漾。  | 
            清・查慎行《同人中秋集陈寄斋宅》:去掉过酒洞庭湖,万顷平波铺练雪。 | 
| 波流茅靡 | 随波逐流,随风而倒。比喻胸无定见,趋势而行。 | 《明史・赵炳然传》:“世宗朝,璁、萼、言、嵩相继用事,六卿之长不得其职。大都波流茅靡,淟涊取容。” | 
| 波属云委 | 属:连接;委:累积。 波涛连绵,云层堆叠。比喻连续不断,层见叠出。  | 
            《宋书・谢灵运传论》:“自建武暨乎义熙,历载将百,虽缀响联辞,波属云委,莫不寄言上德,托意玄珠。”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波的成语、带波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