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治的成语
带治的四字成语(共找到84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剸繁治剧 | 见“剸繁决剧”。 | 《明史・汪广洋传》:“浩词称其剸繁治剧,屡献忠谋,比之子房、孔明。” |
安邦治国 | 使国家安定太平。 | 明・无名氏《伐晋兴齐》:“荐贤举善是吾心,安邦治国访知音。” |
反治其身 | 治:整治;身:身体;其身:自身。 反而整治自身。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别人的方法所治服。 |
|
天下大治 | 指国泰民安。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一卷:“尧舜时操五弦琴,歌《南风》诗,天下大治。” |
结绳而治 | 原指上古没有文字,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治理天下。后也指社会清平,不用法律治国的空想。 | 《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
一治一乱 | 治:太平。 一段时期太平,一段时期动乱。指治世与乱世相间。 |
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下》:“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 |
修齐治平 | 泛指伦理哲学和政治理论。 | 西汉・戴圣《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
鸣琴而治 | 指以礼乐教化人民,达到“政简刑清”的统治效果。旧时常用做称颂地方官的谀词。 | 《吕氏春秋・察贤》:“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 |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以:拿;治:惩处。 用别人的办法来惩治别人。 |
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卧以治之 | 卧:躺着。 躺着就把政事处理好了。用以称颂政清事简。 |
西汉・司马迁《史记・汲郑列传》:顾淮阳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 |
头痛治头,足痛治足 | 比喻只解决具体问题,不深究产生问题的根源。同“头痛灸头,脚痛灸脚”。 | 明・张居正《与张心斋计不许东虏款贡》:“语曰:‘头痛治头,足痛治足’。今虏祸方中于辽,辽以一镇当全虏之势,病在足之时矣。” |
大禹治水 | 禹:三皇五帝时中原的领袖。 大禹治理水患为百姓谋福。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6卷:“昔日大禹治水,从岷山导出岷江。” |
唐虞之治 | 唐虞:唐尧、虞舜,传说中的古代圣帝贤君。 旧指上古政治清明,人民康乐的理想时代。 |
《古文观止・王鏊〈亲政篇〉》:“吴楚材等尾批‘谁谓唐虞之治,不可见于今哉。’” |
励精求治 | 振奋精神,尽力设法治好国家。 |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第十卷:“擢御史中丞,帝方励精求治。” |
治国安邦 | 治理国家,使之太平、安定。 | 元・无名氏《猿听经》第一折:“不能勾治国安邦朝帝阙,常只是披霜带月似檐中。” |
治兵以信 | 治兵:管理军队,训练军队。 指要用信义来统驭军队。 |
《握奇经・八阵总述》:“治兵以信,求胜以奇;信不可易,战无常规。” |
历精图治 | 振奋精神,力图治理好国家。 | 元《宋史・神宗纪赞》:“历精图治,将大有为。” |
无为而治 | 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 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
缮甲治兵 | 缮甲:修治铠甲。 比喻作军事准备。亦作“缮甲厉兵”。 |
《诗经・郑风・叔于田序》:“叔处于京,缮甲治兵,以出于田。” |
治乱兴亡 | 安定、祸乱、兴盛、灭亡,指国运的各种情况。 | 《周书・苏绰传》:“衰弊则祸乱交兴,淳和则天下自治。治乱兴亡,无不皆由所化也。” |
宵旰图治 | 宵衣旰食,勤于政事,设法治理好国家。 | 《明史・罗侨传》:“愿陛下慎逸游,屏玩好,放弃小人,召还旧德,与在廷臣工,宵旰图治,并敕法司慎守成律。” |
向明而治 | 向明:天将亮;治:治理。 天刚亮就开始治事。形容勤于政事。 |
《周易・说卦》:“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 |
标本兼治 | 标本:事物的枝节和根本。 从枝节和根本方面都得到治理。 |
|
有治法,无治人 | 有治理天下的法,却没有治理天下的人。 | 《荀子・君道》: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 |
治丝益棼 | 整理蚕丝不找头绪;结果越整理越乱。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对头;不但问题没解决反而更加复杂。棼:纷乱。 |
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四年》:“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
垂拱而治 | 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治:平安。 古时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使使天下太平。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
《尚书・武成》:“谆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
有治人,无治法 | 治理天下的人始终存在,但没有始终不变的法规。指人决定着法的施行。 | 《荀子・君道》: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 |
平治天下 | 平:平定;天下:指全中国。 治理国家,使天下太平。 |
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
无为之治 | 指道家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的治理方法。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既能夺他们之权,生他们之利,岂不能行无为之治?” |
内修政治,外治武备 | 修:修治;政治:政策;治:管理;武备:军备。 对内修明政治,对外做好军事准备。 |
战国・吴起《吴子・图国篇》卷一:明主鉴兹,必内修文德,外治武备。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治的成语、带治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