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求的成语
带求的四字成语(共找到235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请求乃论 | ||
买静求安 | 谓息事宁人,以图安逸。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1卷:“今日天飞大王在此经过,这乡村敛钱备饭,买静求安。” |
求贤如渴 | 慕求贤人,如渴思饮。形容求贤心情十分迫切。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周举传》:“昔在前世,求贤如渴。” |
焚林之求 | 焚:烧。 焚烧山林来求取贤才。 |
南朝・梁・任昉《齐竟陵文宣壬行状》:“既允焚林之求,实兼仪形之寄。” |
破柱求奸 | 《后汉书·党锢传·李膺》:“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弟舍,藏于合柱中。 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后以“破柱求奸”为不畏权贵,搜索坏人,以正国法的典故。 |
《后汉书・党锢传・李膺》:“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弟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 |
舍文求质 | 舍:舍弃;文:文采;质:朴实。 形容不重文采,而求朴实。 |
|
草间求活 | 草间:草野之中。 形容只求眼前能马马虎虎活下去。 |
《晋书・周顗传》:“吾备位大臣,朝廷丧败,宁可复草间求活,外投胡越邪!” |
求端讯末 | 求寻求;讯:询问;端:开始;末:结果。 寻求事情的起源,询问事情的结果。形容办事态度十分严肃认真。 |
唐・韩愈《原道》:人之好怪也,不求其端,不讯其末,惟怪之欲闻。 |
屈蠖求伸 | 蠖:尺蠖,虫名,体长约二三寸,屈伸而行。 尺蠖用弯曲来求得伸展。比喻以退为进的策略。 |
《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
求备一人 | 求:希求;备:具备,完美无缺。 要求人完美无缺。形容苛求过分。 |
《尚书・君陈》:尔无仇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 |
卧冰求鲤 | 卧在冰上以求得鲤鱼。指忍苦孝亲。 | 晋・干宝《搜神记》第11卷:“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 |
求民病利 | 病:病苦,痛恨。 求得了解百姓的不利和有利的事。形容对百姓的生活非常关心。 |
《后汉书・孟尝传》: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 |
发屋求狸 | 拆除房屋以求捕得狸猫。比喻因小失大。 | 《淮南子・说山训》:“坏塘以取龟,发屋而求狸,掘室而求鼠,割唇而治龋,桀跖之徒,君子不与。” |
毁节求生 | 毁节:抛弃自己的气节,变节。 指败坏自己的操行和名声,苟且偷生。 |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庞德传》:吾闻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 |
避祸求福 | 指避开灾祸而求取幸福。 | 《后汉书・袁绍传》:“臣不敢畏惮强御,避祸求福,与进(何进)合图,事无违异。” |
求忠出孝 | 谓寻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语本《后汉书·韦彪传》:“夫国以简贤为务,贤以孝行为首。 孔子曰:‘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 |
语本《后汉书・韦彪传》:“夫国以简贤为务,贤以孝行为首。孔子曰:‘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
委诚求当 | 指推诚相待,虚心求教。 | 《后汉书・王堂传》:自是委诚求当,不复妄言辞教,郡内称治。 |
景公求雨 | 祈求龙王降雨的迷信活动。比喻统治者体恤民情,顺应民意。 | 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内篇谏上》:“于是景公出野暴露。三日,天果大雨,民尽得种时。” |
缘木求鱼 | 缘:顺着;木:树。 沿着树干爬上树去捉鱼。比喻方法不对;徒劳无功。 |
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
求其友声 | 朋友以意气相投而结交,如昆虫以同声而相应。 | 《诗经・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
求全责备 | 责:要求。 备:完备;齐全。 对人或事要求过分严格;必须十全十美;完美无缺才行。 |
宋・刘克庄《后村全集》:“窃谓天下不能皆绝类离伦之材,君子未尝持求全责备之论。” |
披毛求疵 | 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 《旧唐书・崔元综传》:“虽外示谨厚,而情深刻薄,每受制鞠狱,必披毛求疵,陷于重辟。” |
求神问卜 | 迷信的人遇有疑难,求神鬼帮助,或靠卜卦解决。 | 《群音类选・南西厢记・莺莺探病>》:“我与你求神问卜,且自宽心,将息守己。” |
求志达道 | 谓隐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义以贯彻自己的主张。是儒家一种理想的人生观。语本《论语·季氏》:“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 |
春秋・孔子《论语・季氏》:“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
乞宠求荣 | 乞:乞讨;宠:宠爱;荣:富贵。 乞求宠幸以获得荣华富贵。 |
|
求知心切 | 追求知识,心情十分迫切。 | |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 嘤:鸟鸣声。 鸟儿在嘤嘤地鸣叫,寻求同伴的应声。比喻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
《诗经・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 |
梦寐以求 | 寐:睡着。 睡觉做梦时都在追求。形容期望或追求的迫切。 |
《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
溯本求源 | 溯:追寻;本:事物的根本;求:探索;源:源头。 追寻根本,探求起源。比喻寻根究底。 |
宋・周密《齐东野语・道学》:其能发明先贤旨意,溯流徂源,论著讲介卓然自为一家者,惟广汉张氏敬夫、东莱吕氏伯恭、新安朱氏元晦而已。 |
规求无度 | 规求:贪求;度:限度。 一味贪求,没有限度。形容贪得无厌。 |
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侵欲无厌,规求无度。”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求的成语、带求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