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毛的成语
带毛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72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摇鹅毛扇 | 传说诸葛亮常手执羽扇指挥作战,后世舞台上出现的一些军师也多执羽扇。因以“摇鹅毛扇”比喻出谋画策。 |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大家都说他是一个摇鹅毛扇的,是一个唱傀儡戏的提线的人。” |
毛发悚然 | 亦作“毛发耸然”。毛发竖起。极言惊骇、恐惧。 |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戴监生》:“戴监生偷听到两个鬼的一番议论,议论中居然提到他。戴骤聆至此,毛发悚然。” |
德輶如毛 | 德轻得象羽毛一样。谓施行仁德并不困难,而在于其志向有否。 | 《诗经・大雅・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 |
毛发悚立 | 毛发:头发和汗毛;耸:竖起。 头发与汗毛竖起。形容非常恐惧。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迄今思之,尚毛发悚立也。” |
晰毛辨发 | 连毛发也能清楚地分辨。形容析理入微。 |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格局》:“圣叹之评《西厢》,可谓晰毛辩发,穷幽极微,无复有遗议于其间矣。” |
爱毛反裘 |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 西汉・刘向《新序・杂事二》:“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邪?’” |
吹毛洗垢 | 吹开皮上的毛而洗去所藏的污垢。比喻一意寻找他人的过失或缺点。 | 《北齐书・酷吏传・宋游道》:“游道禀性遒悍,是非肆口,吹毛洗垢,疮疵人物。” |
毛骨耸然 | 形容极度恐惧与惊慌。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许武叠两个指头,说将出来。言无数句,使听者毛骨耸然。” |
披毛戴角 | 指牲畜。 | 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学人不负师机,还免披毛戴角也无?” |
锋芒毛发 | 锋芒:刀或剑的尖端。 刀剑的刃如毛发一样细。形容细微的事情。 |
汉・王充《论衡・超奇》:锋芒毛发之事,莫不记载。 |
一毛不拔 | 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来。形容为人十分吝啬;自私。 | 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
茧丝牛毛 | 形容功夫细密。 | 明・郎瑛《七修续稿・诗文》:“茧丝牛毛,充栋汗牛,字书之繁也;道听涂说,井蛙瓮鸡,学识之拘也。” |
多如牛毛 | 多得像牛身上的毛。形容多得数不清。 | 《北史・文苑传序》:“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
众毛飞骨 | 指众多轻物能掀起重物。 | 唐・李白《雪谗诗赠友人》:“群轻折轴,下沉黄泉;众毛飞骨,上凌青天。” |
名纸生毛 | 名片纸磨得生了毛,字迹模糊了。比喻人的声誉下降,今不如昔。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刘鲁风投谒所知,为典谒所阻,因有诗曰:‘无钱乞与韩知客,名纸生毛不为通。’” |
鸿毛泰岱 | 见“鸿毛泰山”。 | 郭沫若《战声集・〈归国杂吟〉之三》:“四十六年余一死,鸿毛泰岱早安排。” |
吹毛求瑕 | 同“吹毛求疵”。 | 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步骘传》:“擿抉细微,吹毛求瑕。” |
挑毛拣刺 | 故意挑剔毛病。 | |
雪鬓霜毛 | 同“雪鬓霜鬟”。 | 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四折:“只要他休泄漏俺这萍跟浪脚,那知道翻断送他雪鬓霜毛。” |
麟凤一毛 | 比喻好东西无论巨细都搜罗进来了。 | 唐・张怀谨《书议》:“麟凤一毛,龟龙片甲,亦无所不录。。” |
茹毛饮血 | 茹:音如;吃。 用来描写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 |
西汉・戴圣《礼记・礼运》:“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
深入不毛 | 不毛:指不生长庄稼的贫瘠土地或地带。 深入到荒凉的地方。 |
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 |
毛发森竖 | 竖:直立。 汗毛和头发都竖立起来。形容愤怒或极度恐惧、紧张的样子。 |
宋・岳珂《桯史・馆娃浯溪》:“余忽心动,毛发森竖,乃迹故步,还至水浒。” |
得輶如毛 | 輶:轻。 德行轻得如同羽毛一般。指实行仁政并不困难,而在于其是否有志向。 |
《诗比・大雅・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
火烧眉毛 | 火烧到眉毛了。比喻情势非常紧迫。也作“火烧眉睫”。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蒋山法泉禅师》:“问:‘如何是急,切一句?’师曰:‘火烧眉毛。’” |
爱惜羽毛 | 羽毛:比喻人的声望。 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行事十分谨慎。 |
西汉・刘向《说苑・杂言》:“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 |
千里送鹅毛 |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 | 《路史》:“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
举如鸿毛,取如拾遗 | 举一根羽毛,拾一件东西。比喻事情容易做,不费气力。 | 《汉书・梅福传》:“举秦如鸿毛,拾楚若拾遗。” |
洪炉燎毛 | 洪炉:大炉子;燎:烧。 大火炉里烧毛发。比喻问题极易解决。 |
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夫以鸿毛燎于炉炭之上,必无事矣。 |
蚕丝牛毛 | 比喻多而细密。 | 明・宋濂《答郡守聘五经师书》:“苟于孝道有阙,则虽分析经义如蚕丝牛毛,徒召辱耳。”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毛的成语、带毛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