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毒的成语
带毒的四字成语(共找到43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燕安鸩毒 | 见“燕安酖毒”。 | 宋・朱熹《少师保信军节度使魏国公张公行状》下:“今不幸建康则宿弊不可革,人心不可回,王业不可成,且秦桧二十年在临安为燕安鸩毒之计,岂可不舍去之而新是图。” |
厚味腊毒 | 谓味美者毒烈。 | 《国语・周语下》:“高位寔疾颠,厚味寔腊毒。”韦昭注:“厚味,喻重禄也。腊,亟也,读若‘广’。昔酒焉,味厚者,其毒亟也。” |
荼毒生民 | 荼毒:毒害,残害。 指残害人民。 |
唐・李华《吊古战场文》:“秦起长城,竟海为关,荼毒生民,万里朱殷。” |
晏安鸩毒 | 晏:安逸;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其羽毛泡酒,有剧毒。 指贪图享乐等于喝毒酒自杀。 |
春秋・左丘明《左传・闵公元年》:“宴安鸩毒,不可怀也。” |
荼毒生灵 | 荼毒:毒害、残害;生灵:指百姓。 指残害人民。 |
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德祐表诏》:“庶免大军前去,荼毒生灵。” |
宴安酖毒 | 见“宴安鸩毒”。 | |
以毒攻毒 | 攻:治。 用毒药治病毒。喻指用对方使用的厉害手段制服对方。 |
宋・罗泌《路史・有巢氏》:“而劫痼改积,巴菽殂葛犹不得而后之以毒攻毒,有至仁焉。” |
人莫予毒 | 莫:没有。 予:我。 没有谁能危害我;即谁也不能把我怎样。形容骄傲自大。 |
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也,曰:‘莫予毒也已。’” |
毒药苦口 | 毒药:攻毒的药物。 比喻尖锐的批评虽然像毒药一样苦口难服,却能让人醒悟。 |
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 |
莫予毒也 | 莫:没有谁;予:我;毒:危害;也:语助词。 没有人能危害我了。表示可以为所欲为了。 |
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已。’” |
楚毒备至 | 楚毒:古代炮硌之刑;备:尽,全。 指使用各种刑罚。 |
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陆胤传》:胤坐收下狱,楚毒备至,终无他辞。 |
虎毒不食儿 | 老虎再歹毒也不会吃掉自己的孩子。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3回:“自古虎毒不食儿,如今朝廷失政,大变伦常,各处荒乱,刀兵四起,天将不祥,祸乱已现。” |
虎毒不食子 | 比喻人不论如何狠毒,也不会伤害自己的孩子。 | |
狼猛蜂毒 | 形容人凶狠毒辣。 | 《南齐书・王融传》:“夫虏人面兽心,狼猛蜂毒,暴悖天经,亏违地义。” |
燕安酖毒 | 谓沉溺于安逸享乐,犹如饮毒酒自杀。 | |
毒手尊拳 | 毒手:凶狠的殴打。 泛指无情的打击。 |
《旧五代史・唐书・李袭吉传》:“毒手尊拳,交相于暮夜;金戈铁马,蹂躏于明时。” |
晏安醙毒 | 指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同宴安鸩毒”。 | |
就毒攻毒 | ||
五毒俱全 | 五毒:多指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五种动物。 指违法乱纪,各种坏事都做。 |
王朔《过把瘾就死》:“本来是掏个钱包进了监狱,出来就五毒俱全了。” |
赤口毒舌 | 赤:火红色。 形容言语恶毒,出口伤人。 |
唐・卢仝《月蚀》诗:“月蚀鸟宫十三度,鸟为居停主人不觉察,贪向何人家,行赤口毒舌,毒舌头上吃却月,不啄杀。” |
毒魔狠怪 | 凶恶残忍的妖魔鬼怪。 | 《西游记》第九七回:“大哥是个了得的。向者那般毒魔狠怪,也能收服,怕这几个毛贼?” |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 量:气量。 气量小不是有才德的人。对仇敌打击不彻底算不得有作为的男人。 |
|
莫余毒也 | 再也没有人威胁、危害我了。表示目空一切,认为谁也不能伤害我。 | 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已。\'” |
晏安酖毒 | 谓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 | |
屠毒笔墨 | 用笔墨毒害人。比喻内容不好的书。 | |
糖衣毒药 | 外表好吃,内层却是致命的毒药。形容骗人的阴谋。通常指平常人不易察觉的陷阱或诡计。 | |
毒燎虐焰 | 毒:恶毒的;燎:火烧;虐:凶残的;焰:火焰。 恶毒的大火燃烧,凶残的火焰肆虐。形容凶猛狠暴虐的恶势力。 |
唐・柳宗元《贞符》:爨以毒燎,煽以虐焰。 |
毒泷恶雾 | 恶劣的云雨雾气。比喻暴虐凶残的黑暗势力。 | 郑泽《登楼叹》诗:“毒泷恶雾纷相乘,令我望望心惺惺。” |
毒蛇猛兽 | 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 孙中山《民权主义》第一讲:“在人同兽争的时代,因为不知道何时有毒蛇猛兽来犯,所以人类时时刻刻不知生死。” |
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 君子:有才德的人;丈夫: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对仇敌要痛恨,打击要坚决彻底。指坏人心狠手辣。 |
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叵奈杨景无礼。”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毒的成语、带毒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