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梯的成语
带梯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5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滑稽突梯 | ||
去梯之言 | 除去梯子后说的话。比喻绝密的话。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表传》:“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而入吾耳,可以言未?” |
梯荣阶禄 | 梯:梯子;阶:台阶。 形容耍手段捞取荣耀和禄位。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3回:“而科、岁之试,乡、会之场,竟视为梯荣阶禄之地。” |
航海梯山 | 渡过大海,攀越高山。指经历艰远的路程。 | 南朝・梁・简文帝《大法颂》序:“航海梯山,奉白环之使。” |
梯山架壑 | 形容登山涉险历经艰辛。 | 晋・陆机《晋平西将军孝侯周处碑》:“莫不梯山架壑,镪负来归。” |
登高去梯 | 攀登到高处后把梯子拿掉。表示已无退路。 | 《孙子・九地》:“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 |
上树拔梯 | 比喻引诱别人上前而断绝他的退路。 | 宋・晓莹《罗湖野录》第一卷引宋・黄庭坚与兴化海老手帖:“此事黄龙兴化亦当作助道之缘,共出一臂,莫送人上树拔却梯也。” |
突梯滑稽 | 突梯:圆滑;滑稽:圆转随俗。 形容委婉从顺,圆滑随俗。 |
战国・楚・屈原《卜居》:“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 |
梯山航海 | 登山航海。比喻长途跋涉,经历险远的旅程。 | 《宋书・明帝纪》:“日月所照,梯山航海;风雨所均,削衽袭带。” |
上楼去梯 | 比喻进行极其秘密的谋划。也比喻诱人上当。 | 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示?’” |
梯山栈谷 | 谓凿梯、修栈道以度高山深谷。泛指跋涉险阻。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西域传论》:“梯山栈谷绳行沙度之道,身热首痛风灾鬼难之域,莫不备写情形,审求根实。” |
上竿掇梯 | 犹上树拔梯。 | |
上屋抽梯 | 唆使,就是用利益去引诱它。如果只有利益引诱而不开方便之门,那敌人仍会犹豫不前。因此,凡采用“上屋抽梯”之计,必须先设置好梯子,或者显示出有方便上屋的梯子。 诱人爬高梯,然后搬走梯子,使其进退无路,只得就范。 诸葛亮与刘琦同登高楼时,刘琦暗使人把梯子抽去,使诸葛亮上不著天,下不著地,只得将“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的事例指点于刘琦。刘琦恍然大悟,便请求父亲刘表将他派往江夏,避开后母,保住了性命。 |
上屋抽梯是兵法三十六计的第二十八计,也称上楼去梯。原文是:“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故意显示出有利可图之点,引诱敌人进入绝境,截断它的增援或接应部队,使它全部陷入被包围的死地。遭遇覆灭的大祸,那是由于贪得无厌。) |
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 比喻只是口头说说,没有实际行动。 |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三章:“一去就是好些年,说要回来,总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
梯愚入圣 | 谓启迪引导凡夫俗子成为圣人。 | 《南齐书・高逸传论》:“佛则不然,具缚为种,转暗成明,梯愚入圣。”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梯的成语、带梯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