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梦的成语
带梦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27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笔梦生花 | ||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 ||
华胥之梦 | 华胥:传说中的国名。 指黄帝梦游华胥国,而后天下大治的传说。 |
《列子・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几若华胥之国,而帝登假。 |
梦梦铳铳 | 形容乍醒时的恍惚、迷糊。 | |
梦笔生花 | 比喻写作能力大有进步。也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 | 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
久梦初醒 | 久:长久;初:刚;醒:醒悟。 像做了一场大梦才醒。比喻从长期不明事理中顿然醒悟。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6回:“王氏久梦初醒之人,极口赞成。” |
睡生梦死 | 整天像在睡梦里一样。形容糊涂地生活。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7回:“他逐日睡生梦死,奴那里耐烦和他干这营生。” |
梦断魂消 | 在梦中也思念,思想上不得平静。 | 明・高濂《玉簪记・擢第》:“满目新红惊树杪,莺啼处梦断魂消。” |
熊梦征祥 | ||
邯郸梦 | 邯郸:古赵国都城。 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 |
宋・王安石《中年》诗:“中年许国邯郸梦,晚岁还家圹埌游。” |
恍如梦境 | 好象是在梦里一样。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张鸿渐》:“两相惊喜,握手入帷。见儿卧床上,慨然曰:‘我去时儿才及膝,今身长如许矣!’夫妇依倚,恍如梦寐。” |
痴儿说梦 | 痴:呆,傻。 原指对傻子说梦话而傻子信以为真。比喻凭妄想说不可靠或根本办不到的话。 |
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向痴儿说梦,且作山人索价,颇怪鹤书迟。” |
鹏游蝶梦 | 《庄子·逍遥游》载鲲化为鹏徙于南溟之事,又《齐物论》载庄周梦为胡蝶之事。后以“鹏游蝶梦”谓变幻夸诞之谈。 | 战国・庄子《庄子・逍遥游》载鲲化为鹏徙于南溟之事,又《齐物论》载庄周梦为胡蝶之事。 |
白日说梦 | 大白天说梦话。比喻毫无根据地说话。 | |
文鸟之梦 | 形容人的文思新颖。 | 《晋书・罗含传》:少有志尚,尝昼卧,梦一鸟文彩异常,飞入口中,因起惊说之。朱氏曰:‘鸟有文彩,汝后必有文章。’自此后藻思日新。 |
虺蛇入梦 | ||
浮生一梦 | 浮生:世事无定,人生短暂。 指人生就像短暂的梦幻。 |
唐・李咸用《早秋游山寺》:“至理无言了,浮生一梦劳。清风朝复暮,四海自波涛。” |
梦熊之喜 | 梦熊:指生男孩。 祝贺生男孩之语。 |
|
醉死梦生 | 见“醉生梦死”。 | 郭沫若《前茅・哀时古调》:“陈涉、吴广起田间,农民之中今在否?一笔,全勾,醉死梦生俦!” |
同床各梦 | 比喻共同生活或共做一事而各有打算。 | 宋・陈亮《与朱元晦秘书书・乙巳春书之一》:“同床各做梦,周公且不能学得,何必一一说到孔明哉!” |
红尘客梦 | 红尘:佛家指人世间。 比喻尘世虚幻。 |
清・孔尚任《桃花扇・归山》:“遥望见城南巷翠山色好,把红尘客梦全消。” |
黄梁一梦 | 黄米饭尚未蒸熟,一场好梦已经做醒。原比喻人生虚幻。后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 | 唐・李泌《枕中记》:“卢生欠伸而寤,见方偃于邸中,顾吕翁在旁,主人蒸黄梁尚未熟,触类如故,蹶然而兴曰:岂其梦寐耶?” |
分床同梦 | 比喻虽所做之事不同,但打算一样。 | 清・黄宗羲《宪副郑平子先生七十寿序》:“余见今之亡国大夫,大略三等:或龌龊治生,或丐贷诸侯,或法乳济洞。要皆胸中扰扰,不胜富贵利达之想,分床同梦。” |
梦寐以求 | 寐:睡着。 睡觉做梦时都在追求。形容期望或追求的迫切。 |
《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
醉生梦死 | 像在醉梦中那样糊里糊涂地过日子。形容生活目的不明确而颓废、沉沦。 | 宋・朱熹《小学》卷五引程灏曰:“虽高才明智,胶于见闻,醉生梦死,不自觉也。” |
熊罴叶梦 | 熊罴:猛兽;叶:通“协”;叶梦:符合梦中所见。 祝贺人生子。 |
《诗经・小雅・斯干》:“维熊维罴,男子之祥。” |
梦想不到 | 做梦也想不到。 | 叶圣陶《义儿》:“现在母亲忽然端整了被褥一切,叫他住在校里,实在是梦想不到的。” |
丹漆随梦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序志》:“齿在逾立,则尝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 ”后以“丹漆随梦”指追随前哲。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序志》:“齿在逾立,则尝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 |
白日作梦 | 比喻幻想不可能实现。同“白日做梦”。 | 刘绍棠《狼烟》二十二:“金镶玉走进舱去,嘻笑道:‘老昏君白日作梦,自以为是九五之尊,不肯有失万岁爷的身份,迎接一位七品县令。’” |
梦觉黄粱 | 见“黄粱一梦”。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梦的成语、带梦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