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树的成语
带树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21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摇钱之树 | 旧时传说中的一种宝树,一摇钱就掉下来。比喻能够用来获取源源不断钱财的人或物。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只是你的娘,把你当个摇钱之树,等闲也不轻放你出去。 |
星桥火树 | 火树:火红的树。 形容灿烂绚丽的焰火或灯火。 |
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
双斧伐孤树 | 指嗜酒好色,摧残身体。 | 《元史・阿沙不花传》:“而惟曲蘖是耽,妃姬是好,是犹双斧伐孤树,未有不颠仆者。” |
蜉蝣撼大树 | 比喻自不量力。 | 明刘昌《悬笥琐探恃才傲物》:“汤家公子喜夸诩,好似蜉蝣撼大树。” |
银花火树 | 比喻灿烂的焰火或灯火。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6回:“北京三五风光好,膏雨初晴春意早。银花火树不夜城,陆地拥出蓬莱岛。” |
刀山剑树 | 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形容极残酷的刑罚。 | 《阿含经・九众生居品》:“设罪多者当入地狱,刀山剑树,火车炉炭,吞饮融铜。” |
树同拔异 | 谓提倡相同的,排斥不同的。 | 宋・司马光《稷下赋》:“下论孔墨,上述羲炎,树同拔异,辨是分非。” |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终身:人的一生。 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培养人才。 |
春秋・齐・管仲《管子・权修》:“十年之计,莫如树林,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人有脸树有皮 | ||
琼枝玉树 | 指披上冰雪的树木。也比喻品格高洁的人。 | 北宋・柳永《尉迟怀》词:“绸缪凤阵鸳被,深深处,琼枝玉树相倚。” |
风树之悲 | 风树: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养。 指丧父母的悲伤。 |
唐・道宣《续高僧传・译经・释宝唱》:“临朝端默,过隙子思弥轸;垂拱岩廊,风树之悲逾切。” |
撼树蚍蜉 | 撼:摇动。 蚍蜉:大蚂蚁。 想把大树摇动的大蚂蚁。比喻自不量力者。 |
唐・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
百载树人 | 培育人才需要百年。指育才是百年大计,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同“百年树人”。 | 粤剧《搜书院》第五幕第二场:“百载树人是我一生抱负。” |
枯树开花 | 已经枯死的树又开起花来。比喻绝处逢生;亦谓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或指在完全不可能的情况下出现的奇迹。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刘廙传》:“起烟于寒灰之上,生华于已枯之木。” |
耕耘树艺 | 耘:锄草,树:栽植;艺:播种。 耕田、锄草、植树、播种。泛指各种农业生产劳动。 |
《荀子・子道》:“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身。” |
树倒猢狲散 | 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靠山一旦垮台,依附的人也就一哄而散。 | 宋・庞元英《谈薮・曹咏妻》:“宋曹咏依附秦桧,官至侍郎,显赫一时。……咏百端威胁,德斯卒不屈。及秦桧死,德斯遣人致书于曹咏,启封,乃《树倒猢狲散赋》一篇。” |
风树悲 | 指丧父母的悲伤。 | 唐・白居易《赠友》诗:“庶使孝子心,皆无风树悲。” |
琼林玉树 | 琼:美玉。 泛指精美华丽的陈设。 |
唐・蒋防《霍小玉传》:“但觉一室之中,若琼林玉树,互相照曜,转盼精彩射人。” |
树欲静而风不息 | 静:平静;息:平息。 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在,皋鱼增感。” |
坐树无言 | 见“坐树不言”。 | 《后汉书・冯异传》:“异为人谦退不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
云树遥隔 | 谓两地相隔遥远。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八十六回:“侄自与叔大人欢会,迄今二十余年矣。只以云树遥隔,山川相阻,未得再亲慈诲。” |
独树不成林 | 独:单独。 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做不成大事。 |
《古今乐录》:“梁曲曰: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 |
树大根深 | 比喻势力强大,根基牢固。 | 京剧《沙家浜》第四场:“参谋长树大根深,往后还求您多照应。” |
高自标树 | 见“高自标置”。 | 北宋《新唐书・王义方传》:“淹究经术,性謇特,高自标树。” |
枪林刀树 | 犹言刀枪林立。形容激烈战斗的场面。 | 清・无名氏《木兰从军・陷阵》:“来见这,枪林刀树,杀人如麻。” |
因树为屋 | 依树架屋。喻指隐居乡野。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申屠蟠传》:“乃绝迹于梁饧之间,因树为屋,自同佣人。” |
琪花玉树 | 古人谓仙景中的花木,亦以形容霜雪中的景色。 | 元・杨维桢《梦游沧海歌》:“风光长如二三月,琪花玉树不识人间秋。” |
火树琪花 | 比喻灿烂的灯火或焰火。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七回:“于是进入行宫,只见庭燎绕空,香屑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 |
自树一帜 | 比喻单独建立一种风格、体制、派别或力量等。 |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率皆攻排诋呵,自树一帜,殊可笑也。” |
独树一帜 | 单独打起一面旗号。比喻风格新奇;自成一家。也比喻自立门户。 | 清・袁枚《随园诗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树的成语、带树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