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标的成语
带标的四字成语(共找到37条成语)
|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 一时之标 | 标:出色。 一个时期里最出众的人物。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王徐徐答曰:‘亡叔是一时之标,公是千载之英。’一坐欢然。” | 
| 标新竖异 | 指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 | 清・钱谦益《外制集>序》:“近代之流而失正者有二:抽黄对白,肥皮厚肉,其失也靡;标新竖异,牛鬼蛇神,其失也纤。” | 
| 名标青史 | 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 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老宰辅,你若存的赵氏孤儿,当名标青史,万古流芳。” | 
| 功标青史 | 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为青史。 功劳记在史书上。指建立了巨大功绩。  | 
            唐・杜甫《赠郑十八贲》诗:“古人日以远,青史自不泯。” | 
| 龙标夺归 | 科举时代指状元及第。 | 宋・胡继宗《书言故事・科第类》:大魁首夺龙标,卢肇黄颇缘宜春人,同举。郡守独饯颇,明年,肇状元及第。归。郡守接甚厚。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守大惭。 | 
| 治标不治本 | 标:树枝的末梢,指事物的表面或枝节;本:草木的茎或根,指事物的根本或根源。 只从表面上、枝节上加以治理,不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 
            柳建伟《英雄时代》第28章:“伟哥这种药,治标不治本,我劝你还是不试为好。” | 
| 标枝野鹿 | 标枝,树梢之枝,比喻上古之世在上之君恬淡无为;野鹿,比喻在下之民放而自得。后指太古时代。 | 战国・庄子《庄子・天地》:“至治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 | 
| 标新竞异 | 指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 |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杂觚・文人害国》;“魏大中答萧元恒云:……衡文者日阅数十百卷,皆束书不观,而荒于嬉者之文。得一二标新竞异之文,安得有亟赏之而亟拔之。” | 
| 标奇立异 | 标:检举;立:树立。 提出新的见解,表示与众不同。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七回:予本意实欲标奇立异,做古今人再不敢做之题。 | 
| 孤标峻节 | ||
| 高标卓识 | 卓:卓越。 高深的造诣,卓越的才识。  | 
            宋・刘克庄《跋赵明翁诗稿》:因读明翁绝句,有云:‘留取葡萄浮大白,肯将容易博凉州。’叹其高标卓识,为之爽然自失。 | 
| 丰标不凡 | 风度仪表不同于一般。形容风度出众。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7卷:“有个闻舍人,下在本店,丰标不凡,愿执箕帚。” | 
| 标新领异 | 标:提出;异:特别的。 指提出新奇的见解,表示与众不同。  | 
            清・顾炎武《答俞右吉书》:“文定因之以痛哭流涕之怀,发标新领异之论,其去游夏之传,益以远矣。” | 
| 孤标傲世 | 孤:孤单;标:标准高。 孤高自赏,傲然一世。原形容菊花傲霜独立的形态。比喻人格的傲然不群和不与俗流。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八回:“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 
| 自我标榜 | 标榜:吹嘘,夸耀。 自己吹嘘自己。  | 
            金玉舟《赵匡胤》第六章:“又将自己如何尽心侍候,垫钱买药等事一一自我标榜一番,都说给柴守礼听。” | 
| 尘外孤标 | 尘外:世外;孤标:孤立的标志。 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  | 
            《旧唐书・杜审权传》:“冲碎孕灵岳之秀,精明含列宿之光,尘外孤标,闲云独步。” | 
| 错认颜标 | 形容懵懂浅陋。 |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卷八:“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 | 
| 标新创异 | 标:揭出,揭明;异:特别的。 指提出新的见解,表示与众不同。  | 
            清・李渔《闲情偶寄・居室・房舍》:“以构造园亭之胜事,上之不能自出手眼,如标新创异之文人。” | 
| 苦节高标 | ||
| 雁塔高标 | 雁塔:西安慈恩寺内的大雁塔,唐代进士多题姓名于塔下。 在大雁塔内标名。旧时考中进士的代称。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进士题名,自神龙之后,过关宴后,率皆期集于慈恩塔下题名。 | 
| 标新立异 | 标:揭举;立:树立。 持不同的态度或看法。提出新奇的见解和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 | 
| 互相标榜 | 彼此之间互相吹嘘、颂扬。 | 东汉・班固《汉书・党锢传序》:“自是正直废放,邪枉炽结,海内希风之流,遂互相标榜,指天下名士,为之称号。” | 
| 高自标誉 | 见“高自标置”。 | 明・袁宏道《叙姜陆二公同适稿》:“元美兄弟继作,高自标誉,大声壮语,吴中绮靡之习,因之一变。” | 
| 兴会标举 | 兴会:情趣,兴致;标举:高超。 形容文章情致高超。  | 
            《宋书・谢灵运传论》:“灵运之兴会标举,延年之体裁明密,并方轨前秀,垂范后昆。” | 
| 领异标新 | 指与众不同,独创一格。 | 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商战上》:“下至淫巧奇技,亦领异标新,锥刀竞逐。” | 
| 标同伐异 | 帮助意见相同的人,排斥意见不同的人。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真长标同伐异,侠之大者。常谓使君降阶为甚,乃复为之驱驰邪?” | 
| 标新取异 | 标:检举;异:特别的。 提出新的见解,表示与众不同,有创见。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8回:“秦妃子既能标新取异,剪彩为花,与湖山增胜。” | 
| 雁塔名标 | 雁塔:西安慈恩寺内的大雁塔,唐代进士多题姓名于塔下。 在大雁塔内标名。旧时考中进士的代称。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进士题名,自神龙之后,过关宴后,率皆期集于慈恩塔下题名。 | 
| 互为标榜 | 标榜:夸耀。 彼此之间互相吹嘘、颂扬。  | 
            清・朱彝尊《王礼部诗序》:“间或肆志风雅,率求名位相埒者,互为标榜,不复商榷于布衣之贱。” | 
| 死标白缠 | 极力纠缠。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8回:“若不是狄周死标白缠,他还要抓空子逃跑。”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标的成语、带标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