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枯的成语

带枯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00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枯燥乏味 枯燥:单调无趣。
指单调缺乏情趣兴味。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8章:“一个人开车真是枯燥乏味。如果润生在旁边坐着,他们还能说点什么。”
油尽灯枯 灯油熬干了,火也灭了。比喻生命衰竭直至老死。
焚枯食淡 烤干鱼,食薄味。形容生活清苦。 清・钱谦益《和州鲁氏先茔神道碑铭》:“焚枯食淡,斋厨萧然。”
海枯见底 海枯:海水干涸。
海水干涸之后终究可以看见海底,但并非容易事。用以比喻人心难测。
唐・杜荀鹤《感遇》:“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枯骨之余 枯骨:白骨,引申为死人。
比喻垂死的人。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四卷:“华存卑贱,枯骨之余。自处尘垢,久染浊秽。”
朽株枯木 同“枯木朽株”。 宋・陆游《忽得京书有感》诗:“白发苍颜七十翁,朽株枯木略相同。”
舌敝唇枯 敝:破;枯:枯干。
舌头破烂,嘴唇干焦。形容费尽了唇舌。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近时志士,舌敝唇枯,惟企强中国以比欧美。”
石烂海枯 直到石头变土,海水干涸。比喻永久。 清・王维城《新乐府》之二:“报施适当非为过,虎头蛇尾事可耻,石烂海枯团体固。”
石烂江枯 直到石头变土,江水干涸。比喻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明史・云南土司传二・麓川》:“[王骥]乃与思禄约,许土目得部勒诸蛮,居孟养如故,立石金沙江为界,誓曰:‘石烂江枯,尔乃得渡。’”
搜索枯肠 枯肠:心肠都枯干了。
比喻写作思路贫乏。形容极力冥思苦想的样子。
明・邵璨《香囊记》:“老夫如今年迈,没心绪搜索枯肠,偷今换古,就把老年登科作一首。”
枯肠渴肺 枯:枯竭。
形容人十分饥渴。
《唐诗纪事》:“开妒满饮相献酬,枯肠渴肺忘朝饥。”
枯树逢春 已枯之树又重获生机。喻绝境逢生。 《景德传灯录・唐州大乘山和尚》:“问:‘枯树逢春时如何?’师曰:‘世间希有。’”
枯杨之稊 枯:枯槁;稊:植物的嫩芽。
枯萎的杨树又长出了芽。比喻老夫娶少妻。
清・袁枚《随园诗话》第14卷:“余自伤年老,不欲为枯杨之稊。”
枯肠搜索
枯耕伤稼,枯耘伤岁 枯:粗劣;耘:除草;岁:收成。
粗糙不细致的耕耘会伤害庄稼,减少收成。
《荀子・天论》:人袄则可畏也,楛耕伤稼,楛耘失岁。
枯体灰心 见“枯形灰心”。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94卷:“所有计念,从忌心生,若枯体灰心,则万病具泯。”
外强中枯
草木荣枯 荣枯:繁茂和枯萎。
草木的茂盛和干枯。
《大自然的语言》:“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侯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枯骨之馀 谓将死之人。
虚枯吹生 虚:同“嘘”,呼气。
把枯的吹活,活的吹枯。形容口才极好。
《后汉书・郑太传》:孔公绪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执锐之干。
枯井颓巢 枯:没有水;颓:坍塌。
干枯的水井,坍塌的鸟窝。形容荒凉遭受破坏的样子。
清・孔尚任《桃花扇・余韵》:无非是枯井颓巢,不过些砖苔砌草。
枯瘦如柴 枯:干枯。
形容非常瘦弱。
庐隐《西窗风雨》:“我从学校回家,一进门就看见一个枯瘦如柴的乡下孩子。”
山枯石死 极言年代久远。 明・刘基《沁园春》词:“任龙蛇歌怨,桑榆烟尽,山枯石死,毕竟何成。”
枯株朽木 比喻无用的人或物。 宋・陈亮《又癸卯秋书》:“如亮已为枯株朽木,与一世并无所关涉,惟于秘书,不敢不致其区区耳。”
熬枯受淡 指忍受清苦的生活。 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这出家无过草衣木食,熬枯受淡。”
枯枿朽株 枯朽的枝干。形容事物死气沉沉。 明・胡应麟《诗薮・近体》:“自宋以来,学杜者但刻意深沉,如枯枿朽株,无复生意。”
枯木再生 枯死的树木又恢复了生命力。比喻历经挫折又获得生机。 宋・苏辙《陈汝义学士南京谢表》:“岂谓圣恩未弃,见桑榆,枯木再生,重沾雨露。”
枯鱼涸辙 枯鱼:干鱼;涸辙:干的车辙沟。
比喻陷入困境。
战国・庄子《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石枯松老 枯:干枯。
石头干裂,松树老朽。形容历时极为久远。
金・丘处机《水龙吟・道运》词:“海移山变,石枯松老。”
枯木朽株 朽:腐烂。
株:露出地面的树桩。
枯朽的树木。比喻老弱无用的人或衰微的力量。
汉・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故有人先谈,则以枯木朽株,树功而不忘。”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枯的成语、带枯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