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枉的成语

带枉的四字成语(共找到66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舞文枉法 玩弄文辞,巧用法令,以达到邪恶的目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6回:“稽查书办,没有一个不舞文枉法。”
枉费心计 同“枉费心机”。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6回:“如今枉费心计,挣了一辈子的强,偏偏儿的落在人后头了。”
举直厝枉 举:选拔;直:笔直,正直的人;枉:弯曲,邪恶的人。
选用正直者而罢黜奸邪者。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所以瞻仰明公者,以公聪明仁智,辅相汉朝,举直厝枉,致之雍熙也。”
枉矫过激 犹言矫枉过正。 明・文征明《铁柯记》:“昔刘器之不为枉矫过激之行,而耿挺特达,卓有建明。”
枉己正人 枉:弯曲,不正;正:纠正。
自己立脚不正,却要去纠正别人。
战国・孟子《孟子・万章上》:“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况辱已以正天下者乎?”
枉用心机 同“枉费心机”。 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你使着这般科段,敢可也枉用心机。”
枉突徙薪 据汉刘向《说苑·权谋》,有人见邻人烟囱直立且旁有积薪,劝其改为弯曲烟囱并移走积薪;邻人不从,后果失火。后以“枉突徙薪”喻防患于未然。 据汉・刘向《说苑・权谋》载,有人见邻人烟囱直立且旁有积薪,劝其改为弯曲烟囱并移走积薪;邻人不从,后果失火。
枉道速祸 枉道:邪门歪道;速:招致;祸:祸患。
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利益必然招致祸患。
宋・司光光《训俭示康》: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
枉口嚼舌 见“枉口拔舌”。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9卷:“我把你这枉口嚼舌的,不要慌!”
尺枉寻直 枉:弯曲;寻:古长度单位,1寻=8尺;直:伸。
弯曲一尺而使得一寻伸直。比喻微小的让步换来较大的利益。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绤正传》:“小屈大申,存公忽私,虽尺枉而寻直,终扬光以发挥也。”
枉矢哨壶 枉:曲;矢:箭;哨:不正;壶:古代投矢娱乐所用的器具。
弯的箭,歪的壶。比喻不精致的器物,为主人自谦之辞。
《礼记・投壶》:“主人请曰:‘某有枉矢哨壶,请以乐宾。’”
活天冤枉 形容冤枉之极。 郭沫若《屈原》第四幕:“你们都说三闾大夫发了疯,其实真是活天冤枉。”
贪脏枉法 贪污受贿,违犯法纪。
徇情枉法 指曲从私情;歪曲和破坏法律;胡乱断案。徇:曲从;枉:使歪曲。
元・王謦《中书右丞相史公神道碑》:“使官吏一心奉公,而不敢为徇情枉法之私。”
枉法营私 枉:歪曲,违反。
指曲解破坏法律以谋私利。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5回:“诚为枉法营私,原王章所不宥。”
枉学屠龙 枉:徒然,白白地;屠:杀。
白白学习了杀龙的技术。比喻徒然学习毫无实用价值的技术。
战国・庄子《庄子・列御寇》: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贪赃枉法 贪赃:官吏接受贿赂;枉法:歪曲和违背法律。
指贪污受贿;违法乱纪。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谁想那两个到的陈州,贪赃坏法,饮酒非为。”
枉曲直凑 指在弯曲的路上却笔直地往前走。形容人笨拙死板而不知变通。
枉勘虚招 刑讯逼供,屈打成招。
矫枉过当 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同“矫枉过正”。 清・周亮工《书影》卷四:“石公此论,未为不是;惜乎矫枉过当,遂开后人口实。”
泼天冤枉 泼天:极大的。
天大的冤屈。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四十:“唬得中军官失了三魂,把门吏丧了七魄,一齐跑来,将绳缚往,喝道:这妇人好大胆!”闻氏哭倒在地,口称泼天冤枉。
伸冤理枉 洗雪冤枉。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一:“大略多守着现成的案,能有几个伸冤理枉的?”
挢枉过正 指纠正偏差而超过必要的限度。 东汉・班固《汉书・诸侯王表序》:“而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挢往过其正矣。”
矫枉过直 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同“矫枉过正”。 汉・袁康《越绝书・篇叙外传记》:“子之复仇,臣之讨贼,至诚感天,矫枉过直,乳狗哺虎,不计祸福。”
枉法从私 以私意滥用法律,企图满足个人的欲望。 管子任法篇:“而矢君则不然,法立而还废之,令出而后反之,枉法而从私。”
枉费心神
枉墨矫绳 比喻违背准绳、准则。 南朝・梁・江淹《尚书符》:“箕赋深敛,毒被南郢;枉墨矫绳,害著西荆。”
受赇枉法 受赇:接受贿赂;枉:歪曲,破坏。
贪污受贿,违犯法纪。
先秦歌谣《优孟歌》:“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汉书・刑法志》:及杀人先自告,及吏坐受赇枉法,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
枉费心力 犹言枉费心机。 宋・朱熹《答甘道士书》:“所云筑室藏书,此亦恐枉费心力。”
奇冤极枉 奇:罕见的。
罕见的冤屈。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0回:“四老爹道:‘小弟此番大概是奇冤极枉了。’”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枉的成语、带枉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