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板的成语

带板的四字成语(共找到39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拍板定案 比喻作出决定。
各打五十大板 各:各自。
给双方同样的待遇或不分清责任,让双方共同承担责任。
刘心武《钟鼓楼》第五章:“七姑‘各打五十大板’地尖声评论说:‘这是怎么回子事哟?瞧你们请来的这些个人!’”
铁板歌喉 形容豪迈的演唱。 清・郑燮《道情》曲之七:“撮几句盲辞瞎话,交还他铁板歌喉。”
受夹板气 夹在中间受气,两头不讨好。 凌力《少年天子》第一章:“福临满脑门冒火,感到他在受夹板气。”
白板天子 没有国玺的皇帝。 《南齐书・舆服志》:“晋中原乱没胡,江左初无之,北方人呼晋家‘白板天子’。”
板上砸钉 比喻事情已定,不容变更或说话算数。 参见“板上钉钉”。
板荡识忠臣
倒持手板 见“倒执手版”。 宋・刘克庄《沁园春・再和林卿韵》词:“待得新亭,倒持手板,何似抽还政事堂。”
一字一板 形容说话从容清楚。 老舍《二马》:“温都太太把房钱,吃饭的时间,晚上锁门的时候,和一切的规矩,都当着伊牧师一字一板的交待明白了。”
铁板不易 易:变易,更改。
像铁板那样不能改变。形容不变的,不可更改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九十五回:“所谓‘臧谷亡羊’,其亡必多。这是铁板不易的话。”
正经八板 见“正经八百”。 陆星儿《北大荒人物速写》:“铁娃把孩子塞给了秀娟,披着的棉衣也甩到了炕上,正经八板地坐了起来。”
铁板钉钉 ①犹言硬碰硬。比喻说话办事坚决、干脆。②比喻已成定论。 范乃成《小技术员战胜神仙手》:“[老汉]右手的烟袋朝着支书手中的计划点了几点,铁板钉钉似的崩出来三个字:‘我反对!’”
冷板凳 比喻清闲冷落的职务或处于无事可为的境地。指受人冷遇。 清・李渔《怜香伴・毡集》:“下官自从选了这个穷教官,坐了这条冷板凳,终日熬姜呷醋,尚不能勾问舍求田,哪里再经得起进口添人。”
后台老板 戏班子的老板。指背后操纵、支持的人或集团。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13章:“有党的领导,和供销社拉上关系,又有国家银行做后台老板,咱怕什么?”
板板六十四 宋时官铸铜钱,每板六十四文,不得增减。比喻刻板不知变通。板:即“版”,铸钱的模子。
清・范寅《越谚・数目之谚》:“板板六十四,铸钱定例也,喻不活。”
拍板成交 比喻交易成立或事情达成协议。
插烛板床 指用木头做成的极简陋的蜡烛插架。形容生活作风廉洁朴素。 唐・李延寿《南史・傅昭传》:傅昭为中书通事舍人时,居此职者皆权权倾天下,昭独廉静,无所干豫,器服率陋,身安粗粝,常插烛板床,明帝闻之,赐漆盒烛盘。
离弦走板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浩然《艳阳天》第12章:“您哪,也当过解放军呀,花一点,也不能算是离弦走板。”
一板一眼 板;眼: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比喻做事有条理;合规矩;不马虎。
也比喻做事死板;不知灵活变动。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二卷第九章:“望着季交恕,一板一眼地说。”
有板有眼 板;眼:民族音乐的节拍。
每节中的最强音叫板;其余叫眼。比喻做事情有条理和有层次。
周立波《山那边人家》:“哭起来一数一落,有板有眼,好象唱歌,好听极了。”
铜琵铁板
铁板注脚 注脚:解释字句的文字。
指最具权威,不可动摇的注解。
清・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文事・铁板注脚》引陈裕门评吕语集粹:‘劝善规 过’四字,此是友字铁板注脚。
三眼一板 眼,板:戏曲音乐的节拍。
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清・江顺诒《词学集成》卷三:以指尖节候拍,即今之三眼一板也。
过桥抽板 比喻目的达到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清・曾朴《孽海花》第31回:“只要你不要过桥抽板,我马上去找他们,一定有个办法,明天来回复你。”
打开板壁讲亮话
老古板 指守旧的人。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4回:“前人制台是个老古板,见面之后,问了几句话。”
铁板铜弦 形容豪迈激越的文章风格。 清・蒋士铨《临川梦・提纲》:“铁板铜弦随手弄,娄江有个人知重。”
铁板铜琶 形容豪迈激越的文章风格。同“铁绰铜琶”和“铁板铜弦”。 清・二石生《十洲春语・评花小诗・杭州绣凤》:“铁板铜琶唱《大江》,西来潮气未全降。”
坐冷板凳 比喻因不受重视而担任清闲的职务。也比喻长期等候工作或长久地等待接见。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7回:“虽然也没有什么大进项,比起没有发达的时候,在人家坐冷板凳,做猢狲大王,已经天悬地隔了。”
铜琶铁板 铜琶、铁板:两种伴奏乐器。
用铜琵琶、铁绰板伴唱。形容气慨豪迈,音调高亢的文辞。
宋・俞文豹《吹剑续录》:“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外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持铁板,唱‘大江东去’。”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板的成语、带板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