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松的成语

带松的四字成语(共找到49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松一口气
鹤骨松姿 清奇不凡的气质。多指修道者的形貌。 金・元好问《普照范炼师写真》诗之三:“鹤骨松姿又一奇,化身千亿更无疑。”
松鹤遐龄
松筠之节 松与竹材质坚韧,岁寒不凋,因以“松筠之节”比喻坚贞的节操。筠,竹。 唐・魏征《隋书・柳庄传》:“梁主奕叶重光,委诚朝廷,而今已后,方见松筠之节。”
餐松啖柏 以松柏的叶实充饥。形容修仙学道者超尘脱俗的生活。 元・无名氏《玩江亭》第二折:“俺出家人闲来坐静,闷来游访,寻仙问道,餐松啖柏。”
松筠比节
岁寒知松柏之后凋 比喻只有经过艰苦恶劣环境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高尚精神品质。 春秋・孔子《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松柏寒盟 比喻患难之交。 清・李渔《怜香伴・斋访》:“虽则是梅花冷淡,也甘守松柏寒盟。”
石枯松老 枯:干枯。
石头干裂,松树老朽。形容历时极为久远。
金・丘处机《水龙吟・道运》词:“海移山变,石枯松老。”
皮松肉紧 形容漫不经心,宽泛而无关紧要。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怎的又合他皮松肉紧的谈了会子道学,又指东说西的打了会子闷葫芦呢?”
松茂竹苞 比喻兴盛繁荣。 《诗经・小雅・斯干》:“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松形鹤骨 形容仪容清癯、轩昂。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玄德视其人,松形鹤骨,器宇不凡。”
皮松骨痒 形容表面轻松自如而内心急切盼望。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7卷:“用金花彩币为纳聘之仪,选了吉期,皮松骨痒,整备做转运使的女婿。”
松柏之茂 比喻长青不衰。 《诗经・小雅・天保》:“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松松垮垮 懒散疲塌不紧张,也指不稳固。 邓小平《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处理要及时,一般地要严,不能松松垮垮,不能处理太轻了。”
松柏之志 谓坚贞不移的志节。 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后操作司空,总朝政,问宗曰:‘可以交禾?’答曰:‘松柏之志犹存。’”
松柏之寿 比喻长寿。
轻轻松松 不感到有负担,很容易。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9卷:“天不凑趣,假如肯轻轻松松洒下几点,也要算他功劳。”
轻松愉快 指人的心情很放松、欢欣快乐。 毛泽东《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说是轻松愉快,这句话具有人们常有的礼貌性质。”
松枝挂剑 比喻重信义的美德。 西汉・司马迁《史记・吴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松枯石烂
寿同松乔 松、乔:古代传说中的仙人赤松子和王乔。
指像仙人那样的长寿。
西汉・司马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世世称孤,而有许由﹑延陵季子之让,乔松之寿,孰与以祸终哉?”《汉书・王吉传》:大王诚留意如此,则心有尧舜之志,体有乔松之寿。
玉洁松贞 象玉一样洁净,如松一般坚贞。形容品德高尚。 唐・皇甫枚《飞烟传》:“今日相遇,乃前生姻缘耳。勿谓妾无玉洁松贞之志,放荡如斯。”
餐松饮涧 食松实,饮涧水。指过隐居生活。 南朝・梁・沉约《善馆碑》:“达人独往之事,志非易立,餐松饮涧之情,理难轻树。”
松柏后凋 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有志之士在艰险的环境中奋斗到最后。 春秋・孔子《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贞松劲柏 以松柏的坚贞劲直,比喻人的高尚节操。 金元好问《题石裕卿郎中所居四咏・雪岩》:“贞松劲柏四时春,霁月光风一色新。”
雪柏霜松
松柏同春 用于一般寿诞者的祝寿贺辞。亦可用于祝贺夫妻二人双寿的祝寿贺辞。
岁寒知松柏 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 春秋・孔子《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张良慕赤松 慕:羡慕;赤松:仙人赤松子。
张良羡慕赤松子。比喻功成名就后,想要隐退,摆脱世俗,追随神仙。
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松的成语、带松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