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杼的成语

带杼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8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杼柚之空 形容生产废弛,贫无所有。 语出《诗经・小雅・大东》:“小东大东,杼柚其空。”郑玄笺:“言其政偏,失砥矢之道也。谭无他货,维丝麻尔,今尽杼柚不作也。”
蹈机握杼 脚踩布机,手握筘梭。比喻掌握着事物发展变化的枢键。 汉・徐幹《中论・爵禄》:“位也者,立德之机也;势也者,行义之杼也。圣人蹈机握杼,织成天地之化,使万物顺焉。”
别出机杼 机杼:织布机,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
指写作另辟途径,能够创新。
宋・洪迈《容斋诗话》第四卷:“诗文当有所本。若用古人语意,别出机杼,曲而畅之,自足以传示来世。”
杼井易水 杼:通“抒”,取出;易:改变,变换。
清除井中的淤泥,使水流通畅。
《管子・禁藏》:钻燧易火,杼井易水所以去兹毒也。
投杼致惑 比喻一再传播的流言动摇了原有的信念,从而产生疑惑。 《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投杼市虎 投杼:抛下织布的梭子。
比喻毫无根据的谣言,说的人多了,让人信以为真。
南朝・宋・臧质《举兵上表》:“蔽于流议,投杼市虎,成于十夫。”
投杼之疑 投杼:抛下织布的梭子;疑:疑惑,疑心。
比喻没有事实依据的谣言所造成的疑虑。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二》:“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杼柚空虚 形容生产废弛,贫无所有。 语出《诗经・小雅・大东》:“小东大东,杼柚其空。”郑玄笺:“言其政偏,失砥矢之道也。谭无他货,维丝麻尔,今尽杼柚不作也。”
机杼一家 指文章能独立经营,自成一家。 北齐 魏收《魏书・祖莹传》:“文章须出自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生活也。”
独出机杼 独:独特,特别;机杼:织布机和织布梭,引申为织布方法。
比喻文章的命题和构思独特新颖,与众不同。
《北史・祖莹传》:“作文须自出机杼,或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
投杼之惑 投杼:抛下织布的梭子;惑:疑心。
比喻没有事实依据的谣言所造成的疑虑。
唐・姚思廉《梁书・侯景传》:“当是不逞之人,曲为口端之说,遂怀市虎之疑,乃致投杼之惑耳。”
自出机杼 机杼:本指织布机上的筘,织布时每条经线都要从筘齿间穿过,比喻心思、心意。
比喻写文章能创造出新的风格和体裁。
北齐 魏收《魏书・祖莹传》:“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
断杼择邻 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 汉・刘向《列女传・母仪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学,若吾断斯织也。\'”
投杼逾墙 投杼:抛下织布的梭子。
比喻谣言众多,就连最亲信的人也会动摇坚定的信念。
《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三告投杼 比喻流言数传能使人信而转疑。 《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杼柚其空 形容生产废弛,贫无所有。 语出《诗经・小雅・大东》:“小东大东,杼柚其空。”郑玄笺:“言其政偏,失砥矢之道也。谭无他货,维丝麻尔,今尽杼柚不作也。”
自成机杼 机杼:织机和梭子。
比喻写文章能创造出新的风格和体裁。
姚华《曲海一勺》:“套词连章,自成机杼。”
曾母投杼 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而走,谓流言可畏。 《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杼的成语、带杼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