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杵的成语

带杵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4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磨杵成针 把铁棒磨成了针。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明・杨慎《七星桥记》:“矢磨杵成针之志,徼折梅寄慲之灵。”
铁杵磨针 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
磨杵作针 形容只要肯下功夫,再难的事也能成。 清・李渔《闲情偶寄・颐养・止忧》:“人非铁石,奚堪磨杵作针;寿岂泥沙,不禁委尘入土。”
拼得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铁杵:铁棒槌。
只要肯花大功夫,即使铁棒槌也能磨成绣花针。比喻只要肯花力气,事情一定能成功。
元・虞韶《日记故事》:“道逢一老妪,磨铁杵。白问:‘将欲何用?’曰:‘欲作针。’白感其言,遂还卒业。”
血流漂杵 流的血多得能把舂米的木棰都漂浮起来。杵:旧时舂米的短木棰。
《尚书・武成》:“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铁杵磨成针 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
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杵臼之交 杵:舂米的木棒;臼:石臼。
比喻交朋友不计较贫富和身分。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吴祐传》:“公沙穆来游太学,无资粮,乃变服客佣,为祐赁舂。祐与语大惊,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间。”
急杵捣心 形容惊异不安的心情。 清・钱谦益《答王子一秀才论文》:“论仆晚年之文字,颛,好骂人,传语相劝戒,为之咋指吐舌,急杵捣心者累日。”
臼杵之交 臼:石制的舂米器具。
杵:舂米的木棒。
臼与杵不相离。比喻非常要好的朋友。
《东观汉记・吴祐传》:“公沙穆秋游太学,无资粮,乃变服客佣,为祐凭舂。祐与语,大惊。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间。”
流血漂杵 杵:捶衣棒。
血流成河,可以漂浮盾牌。形容死伤惨重。
宋・陆游《禹庙赋》:“流血漂杵,方自此始。”
铁杵成针 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杵臼交 指不计贫贱的交谊。 《后汉书・吴祐传》:“公沙穆来游太学,无资粮,乃变服客佣,为祐赁舂。祐与语大惊,遂共定交於杵臼之间。”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比喻持之以恒,终必有成。功,亦作“工”。同“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程树榛《大学时代》第二十五章:“‘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你是个能下功夫的人,有肯动脑筋,自然都能干出个眉目来。”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杵的成语、带杵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