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杜的成语

带杜的四字成语(共找到41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凭空杜撰
慎防杜渐 慎:谨慎;防:提防,防止;杜:杜绝,堵塞;渐:事物的起始、发展。
在错误或坏事刚萌芽时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明史・王邦瑞传》:“朝廷易置将帅,必采之公卿,断自宸衷,所以慎防杜渐,示臣下不敢专也。”
杜渐除微 同“杜渐防萌”。 《宋书・彭城王义康传》:“杜渐除微,古今所务,况祸机骤发,庸可忽乎。”
杜门自守 关闭大门,安分守已。 《汉书・孔光传》:“光退闾里,杜门自守。”
杜口结舌 犹言杜口吞声。 汉・焦赣《易林・比之咸》:“杜口结舌,心中拂郁,去灾患生,莫所告冤。”
杜门却扫 杜:关上。
关上大门,不再打扫庭院路径。指闭门谢客,清静自适。
《魏书・逸士传・李谧》:“杜门却扫,弃产营书。”
杜口吞声 形容一句话也不说。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宦者传・黄节》:“群公卿士杜口吞声,莫敢有言。”
杜耳恶闻 塞住耳朵不愿听。 《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中》:“怀忠抱直之人,虚心谒见;便佞诡随之说,杜耳恶闻。”
杜渐防微 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微:微小。
错误或坏事刚冒头就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
晋・葛洪《抱朴子・明本》:“昔之达人,杜渐防微,色斯而逝,夜不待旦。”
防萌杜渐 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萌:萌芽。
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就预防。
《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杜邮之戮 杜邮:古地名,今陕西咸阳;戮:杀。
指忠臣无辜被杀。
西汉・司马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武安君既行,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
杜口裹足 杜口:闭住嘴;裹足:止步不前。
闭着嘴不敢说,停住脚不敢走。比喻有顾虑而不敢接近,远远避开。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三》:“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
杜绝言路 杜绝:断绝,阻塞;言路:进言之路。
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指不纳谏言。
《后汉书・袁绍传》:“操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
杜渐防萌 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萌:萌芽。
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就预防。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杜口绝言 犹言杜口无言。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阿逾陀国》:“昔以舌毁大乘,今以舌赞大乘,补过自新,犹为善矣,杜口绝言,其利安在?”
杜门谢客 闭门谢绝宾客。指不与外界来往。 宋・苏轼《东园》诗:“杜门谢客恐生谤,且作人间鹏鷃游。”
杜隙防微 杜隙:杜绝疏失。
杜绝疏失,防患于未然。
明・陈子龙《整饬京营疏》:“择才望大臣素为都人信服者以统之,弹压维制,杜隙防微,亦不为无助也。”
杜门面壁 谓闭门修养。 宋・苏轼《答王幼安宣德启》:“杜门面壁,观六十年之非。”又《答廖明略》之二:“衰陋之甚,惟有归田,杜门面壁,更无余事。”
杜门塞窦 窦:孔、洞。
关上门,堵塞漏洞。指断绝一切通道。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荷花三娘子》:入夜,杜门塞窦,唯恐其亡。
杜绝后患 杜绝:堵塞、断绝;患:祸害、祸患。
指彻底消除以后可能产生的祸患。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四十回:“那安放白玉炉的山峰崩将下来,恰好堵了洞门。雾幙白玉炉仍收回天上,从此白云洞再无人到。此是玉帝杜绝后患之意。”
杜门绝客 同“杜门谢客”。 明・冯梦龙《智囊补・术智・委蛇》:“韩世忠既罢,杜门绝客,口不言兵,时跨驴携酒,从一二奚童,纵酒西湖以自乐。”
召父杜母 召:指两汉召信臣;杜:指东汉杜诗。
召信臣与杜诗先后任南阳太守,行善政。称赞地方官政绩显赫。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杜诗传》:“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杖杜弄麞 指人借读别字。 《旧唐书・李林甫传》:“有用‘杕杜’二字者,林甫不识杕字,谓吏部侍郎韦陡曰:‘此云杖杜何也?’陡俯首不敢言。又太常少卿姜度诞子,林甫手书庆之曰:‘闻有弄麞之庆’”
杜口绝舌 杜口:闭口不言;绝舌:不说话。
闭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无言以对或指十分害怕。
汉・焦赣《易林・否之簨》:“杜口绝舌,言为祸母。”
房谋杜断 房:唐朝宰相房玄龄;谋:计谋;杜:唐朝杜如晦;断:决断。
两人同心济谋,传为佳话。比喻能人合作,天作之合。
《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论》:“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玄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
防微杜衅 犹言防微杜渐。 明・张居正《答上师相徐存斋》十九:“往奉台翰,怜不肖之愚忠,教以防微杜衅,慎自持爱。”
杜微慎防 杜:杜绝,断绝;慎:谨慎。
杜绝细微,谨慎防备萌芽。即消灭祸患难与共于萌芽状态之中。
《明史・胡松传》:“松言边兵外也而内之,武库仗内也而外之,非所以重肘腋,杜微慎防也,执弗许。
杜门不出 关闭门户,不外出与人交往接触。 《国语・晋语一》:“谗言益起,狐突杜门不出。”
剪发杜门 剪发:剪掉头发,指削发为僧。
杜门:闭门。
剪发为僧,闭门不出。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由是以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结舌杜口 结舌:舌头像打了结子,动弹不得。
杜:堵塞。
保持缄默,闭口不言。形容因恐惧而不敢说话。
东汉・班固《汉书・杜周传》:“天下莫不望风而靡,自尚书近臣皆结舌杜口,骨肉亲属莫不股栗。”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杜的成语、带杜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