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材的成语
带材的四字成语(共找到72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散木不材 | 比喻没有用处的事物。 | 战国・庄子《庄子・人间世》: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槨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速構,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 |
将遇良材 | 良材:本领高的人。 大将遇上本领高的人。比喻两雄争斗,本领相当。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四回:“两个就清风山下厮杀,真乃是棋逢敌手难藏幸,将遇良材好用功。” |
长材短用 | 指人不能充分发挥才能,物不能充分得到利用。 | 清・孔尚任《桃花扇・选优》:看此歌妓,声容俱佳,岂可长材短用,还派作正旦罢。 |
棺材出了讨挽歌郎钱 | ||
怀材抱器 | 犹言德才兼备。材,才能;器,器度。 | 唐・封演《封氏闻见录・匦使》:“东曰延恩匦,怀材抱器,希于闻达者投之。” |
通材达识 | 指博学多才、见识练达的人。 | 宋・曾巩《寄欧阳舍人书》:“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 |
衒材扬己 | 炫耀才能,故意表现自己。 | 唐・骆宾王《上吏部裴侍郎书》:亦何尝献策干时,高谈王霸,衒材扬己,力抵公卿。 |
楚材晋用 | 楚国的人才为晋国所用。比喻本国的人才外流到别的国家工作。 | 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
楶棁之材 | 楶:斗拱;棁:梁上的短柱。 比喻才能很小的人。 |
《汉书・叙传》:楶棁之材,不荷栋梁之任。 |
材剧志大 | 指才智多,志向大。 | 《荀子・非十二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 |
就地取材 | 就在原地寻取所需要的材料。 | 《诗经・豳风・七月》:“蚕月条桑。”唐・孔颖达疏《十字注疏》:“条其桑而采之,谓斩条于地,就地采之也。” |
材雄德茂 | 指才德杰出。 | 唐・韩愈《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其监统中贵,必材雄德茂,荣耀宠光,能俯达人情,仰喻天意者,然后为之。” |
天生我材必有用 | 我既然诞生了,就一定有用得到我的地方。是说人各有所长,勉励人不要自暴自弃。 | 李白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材智高奇 | ||
因材施教 | 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进行;教:教育。 根据学习的人的不同志趣、资质来进行不同的教育。 |
春秋・孔子《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
适材适所 | 谓办事能力与所安排的工作位置或场所相当。 | 郭沫若《北伐途次》:“本来是在面坊里住惯了的老马又落到面坊里,也算得是适材适所。” |
材朽行秽 | 谓无才无德。有时用为谦词。 | 汉・杨恽《报孙会宗书》:“恽材朽行秽,文质无所底。” |
不见棺材不掉泪 | 比喻不到走投无路的境地不肯死心。 | 浩然《艳阳天》第52章:“这家伙不见棺材不掉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
王佐之材 | 佐:辅助。 指有辅佐帝王创业治国的才能。 |
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赞》:“刘向称董仲舒有王佐之材,虽伊、吕亡以加。” |
材高知深 | 材:通“才”。 知:通“智”。 才能出众,智慧高超。 |
汉・王充《论衡・程材》:“今世之将,材高知深,通达众凡,举纲持领,事无不定。” |
材士练兵 | 犹言勇士精兵。 | 银雀山 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问》:“击此者,必将三分我兵,练我死士,二者延阵张翼,一者材士练兵,期其中极。” |
上驷之材 | 驷,古时用四匹马来拉的马车叫“驷”,后用来泛指马。上驷,指最优秀的马。比喻优异杰出,可以造就的人才。 |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
五短身材 | 指人的身材矮小。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2回:“这个好汉祖贯两淮人氏,姓王名英。为他五短身材,江湖上叫他矮脚虎。” |
材德兼备 | 材:通“才”。 既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又有好的思想品质。 |
《禅真逸史》前言:“路上为民除害,以武艺高强、材德兼备,[林时茂]被荐为建康宝刹妙相寺副住持。” |
跅驰之材 | 跅驰:放逸不羁。 指行为放纵,不受约束的人。 |
《汉书・武帝纪》:夫泛驾之马,跅驰之士,亦在御之而已。 |
材大难用 | 原意是能力强难用于小事。后形容怀才不遇。 | 战国・宋・庄周《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
掷地之材 | 指能写出文辞优美、声调铿锵的好文章的人才。 | 宋・王禹偁《重修北岳庙碑奉敕撰并序》:“惭非掷地之材,有玷他山之石。” |
负材任气 | 见“负才任气”。 | 《南史・陈宜黄侯慧纪传》:“涉猎书史,负材任气。” |
匠门弃材 | 能工巧匠废弃的材料。比喻无用的人。 | 清・冯桂芬《林文忠公祠记》:“公驰驱绝域,犹手笺酬答无间。匠门弃材,累公之明。” |
多材多艺 | 见“多才多艺”。 | 《书・金縢》:“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乃元孙不若旦多材多艺,不能事鬼神,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材的成语、带材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