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杀的成语

带杀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32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杀父之仇 旧时指最大的仇恨。 《礼记・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卸磨杀驴 磨完东西后;把拉磨的驴卸下来杀掉。比喻把曾经为自己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刘绍棠《狼烟》:“只怕归队以后,打下萍水县城,他就得卸磨杀驴。”
一笔抹杀 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 明・沈德符《野获编》:“遂将前后爱书,一笔抹杀。”
奸掳烧杀 奸淫妇女,抢劫财物,杀人放火。 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四十五章:“老头子说:‘别看他们这样,这叫做假行仁义,收买人心。等他一占了开封,就会奸掳烧杀,无恶不作。’”
杀气腾腾 杀气:凶恶的气势;腾腾:气势旺盛的样子。
指杀伐之气很盛;凶神恶煞的样子。
《前汉书平话》:“战尘郁郁,杀气腾腾,遮笼四野、蔽塞五方。”
风高放火,月黑杀人 风高:风非常大。
月黑:指黑夜。
趁风大放火,趁黑夜杀人。形容盗匪趁机作案的行径。
元・元怀《拊掌录》:“欧阳公与人行令,各作诗两句,须犯徒以上罪者……一云:‘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杀人如蒿 见“杀人如麻”。 宋・苏轼《朱亥墓志》:“世之勇夫,杀人如蒿,及其所难,或失其刀。”
杀人如藨 杀人像割草一样。形容把杀人不当一回事。 唐・李白《蜀道难》诗: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杀一警百 见“杀一儆百”。 郭沫若《孔雀胆》第三幕:“斩草除根,杀一警百,这正是根本的办法。”
生杀予夺 生:让人活;杀:把人处死;予:给予;赏赐;夺:剥夺;处罚。
形容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大权。
《周礼・春官・内史》:“五曰杀,六曰生,七曰予,八曰夺。”
畏罪自杀
杀人灭口 杀害证人以毁灭口供。 北宋《新唐书・王义方传》:“杀人灭口,此生杀之柄,不自主出。”
广袤丰杀 广:东西间的距离;袤:南北间的距离;丰:宽;杀:窄。
东西南北,宽处、窄处。泛指事物的空间位置。
唐・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三间两柱,二室牑广袤丰杀,一称心力。
扑杀此獠 扑杀:打死;獠:古时骂人的话。
打死这个坏家伙。形容对某人憎恨之极。
北宋《新唐书・褚遂良传》:“武氏从幄后呼曰:‘何不扑杀此獠?’”
肃杀之气 酷烈肃索的秋气。形容秋天草木凋零的气氛。 《汉书・礼乐志》:“西颢沆砀,秋气肃杀。”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六:肃杀之气,亦只是生气?
杀妻求将 春秋时,吴起杀掉妻子以求得到鲁国的信任和重用。比喻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灭绝人性的事。 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杀敌致果 致:使得到;果:果敢除敌。
勇敢杀敌,建立战功。
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二年》:“杀敌为果,致果为毅。”
大杀风景 破坏兴致的意思。 唐・李商隐《杂纂》把“花间喝道”、“月下把火”等列为“杀风景”的事情。
嗜杀成性 嗜:爱好。
好杀人成了习性。形容极端凶残。
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杀身救国 不惜牺牲生命以报答国家。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4回:“夫料事能中,智也;尽心谋国,忠也;临难不避,勇也;杀身救国,仁也。”
杀威棒 旧时为压倒犯人的气焰,用棍棒打刚抓到或解到的犯人的腿或臀部。借指灭人威风的工具或手段。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先皇太祖武德皇帝圣旨事例,但凡新入流配的人,须先吃一百杀威棒。”
不教而杀 教:教育;杀:处罚,杀死。
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春秋・孔子《论语・尧曰》:“不教而杀谓之虐。”
杀马毁车 《后汉书 周燮传》:“扞冯良呴年三十,为尉从佐。
奉檄迎督邮,即路慨然,耻在厮役,因坏车杀马,毁裂衣冠,乃遁至犍为,从杜抚学。”后以“杀马毁车”喻弃官归隐。
《后汉书・周燮传》:“[冯良]年三十,为尉从佐。奉檄迎督邮,即路慨然,耻在厮役,因坏车杀马,毁裂衣冠,乃遁至犍为,从杜抚学。”
自相残杀 自己人互相杀害。残:伤害。
《晋书・石季龙载记下》:“季龙十三子,五人为冉闵所杀,八人自相残杀。”
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 奸:通奸;赃:赃物。
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自古道:‘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你那哥哥的尸首又没了,你又不曾捉得他奸。”
杀富济贫 杀掉那些为富不仁的人,向穷人提供救济和帮助。 冯德英《苦菜花》第二章:“远近闻名的神枪手于得海带领着他们,杀富济贫,替穷人做主。”
杀鸡哧猴 见“杀鸡骇猴”。
杀身成名 为正义捐弃生命而赢得美名。 西汉・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士固有杀身以成名,唯义之所在,虽死无所恨。”
胜残去杀 感化残暴的人使其不再作恶,便可废除死刑。也指以德化民,太平至治。 春秋・孔子《论语・子路》:“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汉书・李广传》:“夫报忿除害,捐残去杀,朕之所图于将军也。”
杀鸡骇猴 杀鸡给猴子看。比喻惩罚一人以恐吓或警戒其它人。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3回:“俗话说得好,叫做\'杀鸡骇猴\',拿鸡子宰了,那猴儿自然害怕。”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杀的成语、带杀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