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朱的成语

带朱的四字成语(共找到85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朱衣点额 朱:红色。
指科举中选。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8卷:“年年科举,岁岁观场,不能得朱衣点额,黄榜标名。”
朱轓皂盖 红色的车障,黑色的车盖。古代高官所乘的车子。亦借指高官。 南朝・梁・江淹《萧太尉上便宜表》:“朱轓皂盖,古无滥秩。”
朱颜翠发 同“朱颜绿发”。 宋・周邦彦《西平乐》词:“追念朱颜翠发,曾到处,故地使人嗟。”
朱陈之好 表示两家结成姻亲。 唐・白居易《朱陈村》诗:“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晋・傅玄《傅鹑觚集・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身正则影直。”
轻裘朱履 裘:皮袄;履:鞋。
穿着轻暖的皮袍和红色便鞋。形容闲适安逸的生活。
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座》:朝罢袖香微,换了轻裘朱履,阳春十月,梅花早破红蕊。
调朱弄粉 调弄脂粉,打扮妆饰。 宋・朱淑真《恨别》诗:“调朱弄粉总无心,瘦觉宽馀缠臂金。”
朱衣使者 指科举考试官。 明・陈耀文《天中记》卷三十八引《侯鲭录》:“欧阳修知贡举日,每遇考试卷,坐后常觉一朱衣人时复点头,然后其文入格。……因语其事于同列,为之三叹。尝有句云:\'唯愿朱衣一点头。\'”
白发朱颜 颜:脸色。
头发斑白,脸色通红。形容老人容光焕发。
明・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二折:“绿衣黄里颠倒用,白发朱颜喜怒看。”
朱唇榴齿 榴:石榴。
嘴唇红润,牙齿像石榴果实那样整齐。形容貌美丽。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第十卷:“两行尽是女人,年方二八,美貌轻盈,星限柳眉,朱唇榴齿,桃脸蝉发。”
粉墙朱户 粉:涂饰;朱:红色。
白粉墙砖红漆大门。指富贵人家。
《新编五代史平话・汉史》:“知远将身奔入那庄门,只见粉墙朱户,画阁琼楼。”
朱紫难别 朱:红色。
古代以朱色为正色,紫色为间色,比喻正邪、好坏。形容善恶不辩。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董允传》:“丞相亮将北伐,住汉中,虑后主富于春秋,朱紫难别,以允秉心公亮,欲任以宫省之事。”
朱辬皁盖 红色的车障,黑色的车盖。古代高官所乘的车子。亦借指高官。
瑞霭朱轩
朱口皓齿 皓:白。
鲜红的双唇,雪白的牙齿。形容容貌美丽。
无名氏《杂事秘辛》:“目波澄鲜,眉抚连卷,朱口皓齿,修耳悬鼻,辅魇颐颔,位置均适。”
被朱佩紫 穿红袍,挂紫绶。指身为大官。 《晋书・夏侯湛传》:“若乃群公百辟,卿士常伯,被朱佩紫,耀金带白,坐而论道者,又充路盈寝。”
业绍陶朱
朱楼碧瓦 指华丽的楼房。 宋・王安石《寄题郢州白雪楼》诗:“朱楼碧瓦何年有,榱桷连空欲惊矫。”
纡朱怀金 纡:系结;朱:朱绂,系印的红色丝带;怀:怀藏;金:金印。
比喻做了大官。
汉・扬雄《法言・学行》:“或曰使我纡朱怀金,其乐不可量也。”
滴露研朱 见“滴露研珠”。 明・叶宪祖《鸾鎞记・品诗》:“滴露研朱非草草,从容鉴定庶无尤。”
朱门酒肉臭
朱槃玉敦 珠槃:用珍珠装饰的盘子;玉敦:玉制的盛器。
特指古代天子、诸侯歃血为盟时所用的礼器。
《周礼・天官・玉府》:“若合诸侯,则共珠槃玉敦。”
白白朱朱 朱:正红色。
白的白,红的红。指色彩各异的花木。
唐・韩愈《感春三首》诗:“晨游百花林,朱朱兼白白。”
朱弦疏越 疏越:疏散。
形容诗文质朴而有余意。
西汉・戴圣《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朱朱白白 朱朱:花红的样子。
红的红,白的白。指各色花木。
唐・韩愈《感春三首》:“晨游百花林,朱朱兼白白。”
朱衣象笏 朱衣:指主考官;笏:古代大臣朝见皇帝时拿的手板,用作记事。
身着红袍,手执牙笏。形容仪态端庄肃敬。
唐・韩愈《送殷员外便回鹘序》:“殷侯侑,自太常博士迁尚书虞部员外郎兼侍御史,朱衣象笏,承命以行。”
红紫夺朱 夺:强取;朱:朱红,正红色。
用间色的紫色取代正色的朱红。比喻以邪夺正。
春秋・孔子《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朱颜绿鬓 朱:红色。
形容青春年少。
宋・辛弃疾《洞仙歌・寿叶丞相》:“见朱颜绿鬓 ,玉带金鱼。”
朱唇粉面 形容女子貌美。亦指美女。 元・高明《琵琶记・牛氏归奴》:“绣屏前品竹弹丝,摆列的是朱唇粉面。”
朱阁青楼 指华美精致的建筑。 宋・苏辙《黄楼赋》:“掁臂长啸,风动云兴;朱阁青楼,舞女歌童。”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朱的成语、带朱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