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景的成语
带景的四字成语(共找到72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桑榆之景 | 指晚年时光。 | 唐・刘禹锡《谢分司东都表》:“虽迫桑榆之景,犹倾葵藿之心。” |
触景伤情 | 看到眼前景象而引起伤感之情。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5卷:“司户自此赴任襄阳,一路上鸟啼花落,触景伤情,只是想着盼奴。” |
飞鸟之景 | 景:通“影”。 飞鸟的影子是不动的。比喻事物具有动中有静的的变动关系。 |
战国・庄子《庄子・天下篇》:飞鸟之景,未尝动也。 |
桑榆晚景 | 桑榆;夕阳余光所在的地方。夕阳斜照桑榆树的黄昏景象,指傍晚。比喻垂老之年。 | 宋・苏轼《罢登州谢杜宿州启》:“桑榆晚景,忽蒙收录之恩。” |
急景流年 | 形容光阴易逝。 | 宋・晏殊《殊玉词》:“急景流年都一瞬,往事前欢,未免萦方寸。” |
即景生情 | 指由眼前景象触发某种情绪、感想。 | 明・郎瑛《七修续稿・诗文・碧沚诗》:“此诗流丽畅逸,而第七句关锁处,即景生情,警拔深契。” |
良宵美景 | 美好的夜晚和景色。亦作“良宵好景”。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胡全庵》:“从今永保无灾障,莫思量,良宵美景,不乐计非长。” |
对景挂画 | 比喻本身的举动恰恰和客观情形相应。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92回:“黄昏二字,虽是对景挂画,就只可惜是个俗语。” |
急景凋年 | 景:通“影”,光阴;凋:凋零。 形容光阴迅速,一年将尽。也指年终的时候。 |
南朝・宋・鲍照《舞鹤赋》:“于是穷阴杀节,急景凋年,凉沙振野,箕风动天。” |
流景扬辉 | 形容太阳西沉时发出的光芒。 | 三国・魏・曹植《七启》:佩则结绿悬黎,宝之妙微。符彩照烂,流景扬辉。 |
借景生情 | 借眼前的事物激发思想感情。 | 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二章:“郭祥抱着卡宾枪,食指不离扳机,不断地借景生情地喊着鼓动口号。” |
景升豚犬 | 景升,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字。表与其子琦琮皆碌碌无为。故世人用“景升豚犬”谦称自己的子女。 |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枸》:“向忧伯道之忧,今且五其男,二其女,孕而未诞,诞而侍孕者,尚不一其人,虽尽属景升豚犬,然得此以慰桑榆,不忧穷民之无告矣!” |
游山玩景 | 见“游山玩水”。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虽也上过学,不过略识几个字,终日惟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景而已。” |
餐霞饮景 | 餐食日霞,吞饮日光。指超尘脱俗,修炼成仙。 | 南朝・梁・陶弘景《冥通记》卷一:“夫作道士,皆须知长生之要。尔既未能餐霞饮景,克己求真,徒在世上,无益于体。” |
景星麟凤 | 犹言景星凤凰。比喻杰出的人才。 | 《元史・同恕传》:“自京还,家居三年,缙绅望之若景星麟凤,乡里称为先生而不姓。” |
赢粮景从 | 赢粮:携带充足的粮食;景从:如影子跟随形体。 携带充足的粮食去追随他人。 |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
万流景仰 | 为各方面的人所敬仰。 | |
睹景伤情 | 睹:看到。 看到景物触发起伤感之情。 |
明・汤显祖《还魂记・惊梦》:“今日杜丽娘有些饶幸也。偶到后花园中,百花开遍,睹景伤情,没兴而归。” |
大杀风景 | 破坏兴致的意思。 | 唐・李商隐《杂纂》把“花间喝道”、“月下把火”等列为“杀风景”的事情。 |
顾景兴怀 | 看见眼前的景物而产生某种情怀。 | 宋・周密《武林旧事记》卷五:石间波纹水迹,亦不知何时有之。其间唐宋游人提名,不可殚记,览者顾景兴怀云。 |
高山景行 | 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 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 |
《诗经・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遁阴匿景 | 隐藏形迹。 | 晋・陆云《南征赋》:“遁阴匿景,静言勿哗。” |
应时对景 | 应:适合;对:相合。 适合当时的情景。 |
清・曾朴《孽海花》第八回:“应时对景,我们各贺一杯,你再说飞觞吧。” |
良时美景 | 美好的时光和景物。同“良辰美景”。 | 唐・杨炯《送并州旻上人诗序》:“良时美景,始云蒸而电激;临水登山,忽风流而雨散。” |
寓情于景 | 在景色的描写中寄托情感。 | 《山水田园诗传・前言》:“进入写景入情、寓情于景的艺术境界方面,做出了新的贡献。” |
追风蹑景 | 形容速度极快。 | 《抱朴子・内篇序》:“奋翅则能凌厉玄霄,骋足则能追风蹑景。” |
吞符翕景 | 谓道者吞符箓,服日霞。 | |
抚景伤情 | 接触到面前的景物而引起感情上的伤痛。 | 元・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三折:“登高望远,人人怀故国之悲抚景伤情,处处洒穷途之泣。” |
好景不长 | 景:景况;光景;长:长久。 好的境遇不长。 |
浩然《艳阳天》第六章:“可惜好景不长。” |
云集景附 | 见“云集景从”。 | 汪东《正明夷〈法国革命史论〉》:“中国若革命必行蜂起之策,一省倡仪,各方响应,云集景附,势必大强于法。”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景的成语、带景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