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昭的成语

带昭的四字成语(共找到44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耳目昭彰 昭彰:十分明显,人所共见。
众人已听到和看到,十分明显。形容被众人了解得清清楚楚,无法藏匿。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十七回:“却说刑部审问过,见耳目昭彰,料难隐瞒,十分为过学士不安,只得会同礼臣复奏一本。”
天理昭然 天理:天道。
旧称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3卷:“你却如何杀了丈夫,劫了十五贯钱,逃走出去?今日天理昭然,有何理说!”
众目昭彰 大家都看得很清楚。昭彰:明显。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五卷:“在你家里搜出人腿来,众目昭彰,一传出去,不见得轻放过了你。”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昏昏:模糊,糊涂;昭昭:明白。
指自己还糊里糊涂,却要去教别人明白事理。
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臭名昭彰 昭:显着。
形容坏名声尽人皆知。亦作“臭名昭著”。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一章:“北洋派是中国近代史上继往开来、臭名昭彰的一个封建军事政治集团。”
燕昭市骏 指战国时郭隗以古代君王悬赏千金买千里马为喻,劝说燕昭王真心求贤的事。 唐・高適《同鲜于洛阳于毕员外宅观画马歌》:“家僮愕视欲先鞭,枥马惊嘶还屡顾。始知物妙皆可怜,燕昭市骏岂徒然。”
昭然在目 形容大家看得明明白白。 《魏书・杨播传》:“若率众一临,方寸各乱,人人思归,则郡围自解。不战而胜,昭然在目。”
燕昭好马 燕昭王喜爱骏马。后作求贤之典。 《旧唐书・薛登传》:“燕昭好马,则骏马来庭;叶公好龙,则真龙入室。”
众人昭昭 昭昭:明显。
众人对某事非常清楚。
《老子》第二十章:众人昭昭,我独昏昏。
劣迹昭著 劣:恶劣;昭著:明显。
恶劣的事迹非常明显。
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对于国民党的旧工作人员,只要有一技之长而不是反动有据或劣迹昭著的分子,一概予以维持,不要裁减。”
司马昭之心 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传》:“高贵乡公卒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恶迹昭着 昭著:显着,明显。
恶劣的事迹十分明显,人所共见。形容罪行严重。
恶名昭彰
昭然著闻 昭然:明白的样子;著闻:众所闻知。
指明明白白,大家都知道。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帝传》:“符瑞之应,昭然著闻。”
恶迹昭著 昭著:显著,明显。
恶劣的事迹十分明显,人所共见。形容罪行严重。
宋・郑刚中《北山文集・答潼川路于提刑》:“但先列罪人之词,而继之以今来勘状,则恶迹昭著。”
天理昭彰 昭彰:明显。
旧称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
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三折:“这一个天理昭昭,谁想到有今朝。”
文昭武穆 古代宗法制度,宗庙位次,始祖庙居中,以下父子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祭祀时,子孙也按昭穆,左右排列行礼。周文王于周为穆,文王之子武王则为昭,而武王之子成王又为穆。“文昭武穆”原指文王的子孙众多,后则泛称子孙繁衍。 古代宗法制度,宗庙位次,始祖庙居中,以下父子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祭祀时,子孙也按昭穆,左右排列行礼。周文王于周为穆,文王之子武王则为昭,而武王之子成王又为穆。
天道昭彰 天道:天理;昭彰:明显。
指老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如此剧贼,却被小孩子算破了,岂非天道昭彰。”
昭昭在目 形容大家看得明明白白。 唐・裴度《寄李翱书》:“贾谊之文,化成之文也,铺陈帝王之道,昭昭在目。”
昭聋发聩 使耳聋的人也能够听到。比喻用语言文字等给人以极大的启发,即使糊涂麻木的人也会清醒过来。 《天讨・望帝四川讨满洲檄>》:“巴县邹烈士容首起大呼,昭聋发聩,正义浃乎寰宇,回响振乎栈峡。”
跌宕昭彰 跌宕:放纵不拘;昭彰:昭著,明显。
指气势放纵不拘,文意显明。
南朝・梁・萧统《序》:“其文章不群,辞彩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
金昭玉粹 谓如金玉之明美。 南朝・宋・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君彼东朝,金昭玉粹。”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
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斐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郑昭宋聋 比喻情况不同。 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使申舟聘於齐,曰:‘无假道於宋。’亦使公子冯聘於晋,不假道於郑。申舟以孟诸之役恶宋,曰:‘郑昭宋聋,晋使不害,我则必死。’王曰:‘杀女,我伐之。’见犀而行。及宋,宋人止之……乃杀之。”
冥昭瞢闇 指昼夜未分的混沌状态。
昭威耀武 昭:明显;耀:显扬。
炫耀武力,显示威风。形容得意夸耀的神态。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六十:昭威耀武,震动遐荒。楚以定霸,越以取强。
善恶昭彰 昭彰:明显。
好坏或是非分明。
明・《旧唐书・儒学列传・张士衡传》:“善恶之报,若影随形。此是儒书之言,岂徒佛经所说。”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回:“正是人生却莫把心欺,神鬼昭彰放过谁?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一回:善恶昭彰,如影随形。
冥昭瞢暗 冥:昏暗;昭:明;瞢暗:昼夜未分。
指昼夜未分时的混沌状态。
战国・楚・屈原《楚辞・天问》:“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昭然可见 昭然:明白的样子。
指明明白白,可以着见。
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明暗之效,葬之吉凶,昭然可见矣。”
昭然若揭 昭然:明明白白的样子;揭:高举。
形容真相大白;非常明显。
战国・庄子《庄子・达生》:“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昭的成语、带昭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