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敢的成语
带敢的四字成语(共找到46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勇敢善战 | 勇猛果断,很会打仗。 | 礼聘义:“有行之谓有义,有义之谓勇敢。..故所贵于勇敢者,贵其敢行礼义也。故勇敢强有力者,天下无事则用之于礼义;天下有事则用之于战胜。” |
敢做敢为 | 做事勇敢,无所畏惧。 | 清・翁方纲《石洲诗话》:“石湖(范成大)、诚斋(杨万里)……与放翁(陆游)并称,而诚斋较之石湖,更有敢作敢为之色,颐指气使,似乎无不如意,所以其名尤重。” |
没有三两三,怎敢上梁山 | “三两三”是“胆子”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 如果没有一点胆子, 那敢挺而走险, 上梁山聚众造反。梁山:在山东省寿张、郓城、东平三县境内,本名良山,梁孝王曾游猎于此,故称为梁山,相传为水浒英雄聚义处。 |
语义出自《水浒传》。“三两三”,出自《史记・卷一百零五・扁鹊仓公列传》:“脾重二斤三两, 扁广三寸, 长五寸, 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藏,主藏意。肺重三斤三两, 六叶两耳,凡八叶,主藏魂魄。肾有两枚,重一斤一两,主藏志。胆在肝之短叶闲,重三两三铢,盛精汁三合。胃重二斤十四两 ......... ” |
不敢越雷池一步 | 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 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
晋・庾亮《报温峤书》:“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
不敢后人 | 后:落后。 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 |
邹韬奋《抗战以来》:“凡遇党政当局对抗战建国积极方面有所号召,亦无不竭诚响应,不敢后人。” |
不敢问津 | 问津:询问渡口,问路。 指高贵的、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 |
春秋・孔子《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藕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
在人矮簷下,不敢不低头 | 是说在他人的势力控制之下,不得不低头顺服。 | 水浒传第二十七回:“古人道:『在人矮簷下,不敢不低头。』只是小心便好。” |
敢做敢当 | 敢于放手做事,也敢于承担责任。 | 清・无名氏《刘公案》第35回:“可喜他心直口快最相热,敢做敢当报不平。” |
敢不如命 | 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 怎么敢不遵照你的命令办呢?。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四卷:“玄微道:‘此乃易事,敢不如命。’” |
正色敢言 | 态度严肃,敢于直言。 | 《明史・王竑传》:“十一年授户科给事中,豪迈负气节,正色敢言。”又《刘健传》:“健学问深粹,正色敢言,以身任天下之重。” |
愧不敢当 | 感到惭愧;承当不起。表示对别人所给予的称赞或物品受之有愧。 | 清・郑燮《刘柳村册子》:“紫琼崖道人,慎郡王也,赠诗:‘按拍遥传月殿曲,走盘乱泻蛟宫珠。’愧不敢当,然亦佳句。” |
敢布腹心 | 敢:指自己很冒昧;布:陈述;腹心:真诚的心意。 表示恭谨地陈述真诚的心意。 |
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敢布腹心,君实图之。” |
见义敢为 | 见“见义勇为”。 | 宋・曾巩《太子宾客致仕陈公神道碑铭》:“为吏明悟敏捷,见义敢为,不少屈以求合。” |
断而敢行 | 断:果断。 果断而敢于行动。 |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顾汪而忘大,后必有善;狐疑犹豫,后必有悔;断而敢行,鬼神避之,后有成功。 |
犯颜敢谏 | 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谏:以直言规劝。 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 |
唐・刘蕡《对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策》:“臣诚不佞,有匡国致君之术,无位而不得行;有犯颜敢谏之心,无路而不得达。” |
敢怒敢言 | 敢于愤怒,又敢于说出来。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一回:“那计氏虽也还敢怒敢言,当不起晁大舍也敢为敢做。” |
莫敢谁何 | 没有谁敢怎么样。 | 汉・贾谊《过秦论》:“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不敢苟同 | 苟:苟且。 不敢随便地同事。指对人对事抱慎重态度。 |
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一章:“兄台这般说话在下可不敢苟同,红花会劫富济贫,替天行道。” |
鬼子敢尔 | 鬼子:骂人的话;敢尔:竟敢如此。 斥责人竟敢如此大胆。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士衡正色曰:‘我祖父名播海内,宁有不知,鬼子敢尔。’ |
敢不听命 | 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 怎么敢不遵照你的命令办呢?。 |
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七年》:“齐侯次于虢,燕人行成,曰:‘敝邑知罪,敢不听命!’”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剐:古代酷刑,割肉。 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8回:“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不敢造次 | 造次:仓促、鲁莽轻率。 指不敢匆忙地或鲁莽草率从事。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9卷:“恁么即某甲不敢造次。” |
敢作敢当 | 敢:有胆量。 敢于放手行事,敢于承担责任。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75回:“敢作敢当,才是英雄好汉。” |
在人矮簷下,怎敢不低头 | 比喻受制于人,只得顺从。 | |
汗不敢出 | 吓得连汗都不敢往外冒了。形容紧张害怕到了极点。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
敢想敢干 | 敢于冲破某种束缚思索问题和发表意见。 | 康濯《太阳初升的时候》:“其实既是个细琢细磨的能人巧匠,也有着敢想敢干的猛烈劲儿。” |
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 | 比喻受制于人,只得顺从。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8回:“古人道:‘不怕官,只怕管。’‘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只是小心便是。” |
敢勇当先 | 犹奋勇当先。比喻勇于承担重任,领头去干。 | 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四折:“若不是老相国雄才大略,和鏄诸敢勇当先,岂有今日。” |
敢不唯命 | 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 怎么敢不遵照你的命令办呢?。 |
元《宋史・李万超传》:“万超奋然谓其部下曰:‘非止逃生,我足建勋,汝曹能乎?’众皆跃然喜曰:‘敢不唯命!’” |
敢怒而不敢言 | 心里愤怒而嘴上不敢说。指慑于威胁,胸中愤怒不敢吐露。 | 唐・杜牧《阿房宫赋》:“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敢的成语、带敢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