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敢的成语
带敢的四字成语(共找到46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勤劳勇敢 | 勤奋劳动,有勇气,有胆量。 |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我们的人民勤劳勇敢,坚韧不拔,有智慧,有理想,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 |
不敢后人 | 后:落后。 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 |
邹韬奋《抗战以来》:“凡遇党政当局对抗战建国积极方面有所号召,亦无不竭诚响应,不敢后人。” |
敢怨而不敢言 | 内心怨恨但不敢说出来。 | 宋・邓牧《伯牙琴・吏道》:“吏无避忌,白昼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诛。”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剐:古代酷刑,割肉。 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8回:“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不敢苟同 | 苟:苟且。 不敢随便地同事。指对人对事抱慎重态度。 |
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一章:“兄台这般说话在下可不敢苟同,红花会劫富济贫,替天行道。” |
莫敢谁何 | 没有谁敢怎么样。 | 汉・贾谊《过秦论》:“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愧不敢当 | 感到惭愧;承当不起。表示对别人所给予的称赞或物品受之有愧。 | 清・郑燮《刘柳村册子》:“紫琼崖道人,慎郡王也,赠诗:‘按拍遥传月殿曲,走盘乱泻蛟宫珠。’愧不敢当,然亦佳句。” |
不敢高攀 | 攀:比喻结交依附他人。 不敢跟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或结亲戚。 |
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贵德攀。感郎意气重,遂得结金兰。” |
强毅果敢 | 果敢:有决断,敢作敢为。 形容顽强坚毅,敢作敢为。 |
《国语・晋语九》:强毅果敢则贤。 |
不敢掠美 | 掠:掠夺。 不敢掠夺旁人之美。 |
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十四年》:“己恶而掠美为昏。” |
鬼子敢尔 | 鬼子:骂人的话;敢尔:竟敢如此。 斥责人竟敢如此大胆。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士衡正色曰:‘我祖父名播海内,宁有不知,鬼子敢尔。’ |
弗敢专也 | 不敢独自专有。 | |
敢布腹心 | 敢:指自己很冒昧;布:陈述;腹心:真诚的心意。 表示恭谨地陈述真诚的心意。 |
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敢布腹心,君实图之。” |
在人矮簷下,不敢不低头 | 是说在他人的势力控制之下,不得不低头顺服。 | 水浒传第二十七回:“古人道:『在人矮簷下,不敢不低头。』只是小心便好。” |
勇敢善战 | 勇猛果断,很会打仗。 | 礼聘义:“有行之谓有义,有义之谓勇敢。..故所贵于勇敢者,贵其敢行礼义也。故勇敢强有力者,天下无事则用之于礼义;天下有事则用之于战胜。” |
没有三两三,怎敢上梁山 | “三两三”是“胆子”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 如果没有一点胆子, 那敢挺而走险, 上梁山聚众造反。梁山:在山东省寿张、郓城、东平三县境内,本名良山,梁孝王曾游猎于此,故称为梁山,相传为水浒英雄聚义处。 |
语义出自《水浒传》。“三两三”,出自《史记・卷一百零五・扁鹊仓公列传》:“脾重二斤三两, 扁广三寸, 长五寸, 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藏,主藏意。肺重三斤三两, 六叶两耳,凡八叶,主藏魂魄。肾有两枚,重一斤一两,主藏志。胆在肝之短叶闲,重三两三铢,盛精汁三合。胃重二斤十四两 ......... ” |
未敢苟同 | 不敢随便同意。 | |
敢为敢做 | 做事勇敢,无所畏惧。同“敢作敢为”。 | 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这的是败坏风俗,那一个敢为敢做!” |
不敢告劳 | 努力做事,不诉说自己的劳苦。比喻勤勤恳恳,不辞辛劳(多用在自己表示谦虚)。 |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黾勉从事,不敢告劳。” |
莫敢仰视 | 仰:抬头。 不敢抬头看。形容被对方的声势所压倒。 |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猿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
汗不敢出 | 吓得连汗都不敢往外冒了。形容紧张害怕到了极点。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
不敢自专 | 自专:擅自专断。 不敢自作主张,独自行事。有自谦的意思。 |
唐・韩愈《褅夾议》:“凡在拟议,不敢自专。 |
敢怒而不敢言 | 心里愤怒而嘴上不敢说。指慑于威胁,胸中愤怒不敢吐露。 | 唐・杜牧《阿房宫赋》:“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
敢怒敢言 | 敢于愤怒,又敢于说出来。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一回:“那计氏虽也还敢怒敢言,当不起晁大舍也敢为敢做。” |
在人矮簷下,怎敢不低头 | 比喻受制于人,只得顺从。 | |
不敢造次 | 造次:仓促、鲁莽轻率。 指不敢匆忙地或鲁莽草率从事。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9卷:“恁么即某甲不敢造次。” |
敢不承命 | 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 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 |
《仪礼・士昏礼》:“吾君子顺先典,贶某重礼,某不敢辞,敢不承命。” |
见义敢为 | 见“见义勇为”。 | 宋・曾巩《太子宾客致仕陈公神道碑铭》:“为吏明悟敏捷,见义敢为,不少屈以求合。” |
敢想敢干 | 敢于冲破某种束缚思索问题和发表意见。 | 康濯《太阳初升的时候》:“其实既是个细琢细磨的能人巧匠,也有着敢想敢干的猛烈劲儿。” |
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 | 比喻受制于人,只得顺从。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8回:“古人道:‘不怕官,只怕管。’‘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只是小心便是。”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敢的成语、带敢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