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政的成语

带政的四字成语(共找到47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音与政通 音:音乐;政:政治。
音乐与政治是相联系的。指音乐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礼记・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唐・白居易《法曲・美列圣,正华声也》:乃知法曲本华风,苟能审音与政通。
政荒民弊 荒:荒废,荒乱;弊:劳困,困疲。
政治荒乱,百姓困疲。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君贤臣忠,国之盛也;父慈子孝,家之盛也。今政荒民弊,覆亡是惧,臣何敢言盛。”
各自为政 指各自在职权范围内按照自己的主张行事;不互相配合。比喻不考虑全局;各搞一套。 左丘明《左传・宣公二年》:“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
秉政当轴 秉:执持;当轴:要员。
比喻官居要职,执掌政权。
清・魏源《淮南盐法轻本私议>自序》:“用备秉政当轴之君子采择焉。”
政清狱简 狱:讼事。
政治清明,刑狱简省。
《清史稿・黎士弘传》:“裁缺,改授永新知县。政清狱简,与民休息。”
光大宪政
嘉谋善政 嘉、善:好。
好的计策和政绩。
《晋书・诸葛恢传》:及其入处国钧,未有嘉谋善政;出总戎律,唯闻蹙国丧师。
官僚政治
政清人和 政治清明,人心归向,上下团结。 《晋书・诸葛恢传》:“会稽内史诸葛恢莅官三年,政清人和,为诸郡首。”
垂帘听政 垂帘: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殿上用帘子遮隔;听:治理。
指太后临朝管理国家政事。
宋・王偁《东都事略》:“英宗暴得疾,慈圣后垂帘听政。”
改政移风 改变风气习俗。 《东观汉记・马廖传》:“夫改政移风,必有其本。长安语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广袖,四方用匹帛。’”
为政不在多言
政以贿成 形容旧社会政治腐败,官场黑暗,不行贿就办不成事。 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年》:“今自王叔之相也,政以贿成,而刑放于宠。”
精兵简政 精减人员;紧缩机构。 《南史・陈暄传》:“徐陵为吏部尚史,精简人物。”
政由己出 政令由一己发出。指把持大权,独断专行。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政令不一 发出的命令不统一。形容军务或政务混乱。 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帅贱多宠,政令不壹。”《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
苛政猛虎 苛政:残暴地统治。
指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策比老虎还要凶恶暴虐。
续范亭《老妇行》:“军阀盗贼真可恶!苛政猛虎向谁诉?”
鲁卫之政 语出《论语·子路》:“鲁卫之政,兄弟也。
”鲁是周朝周公的封国,卫是周公之弟康叔的封国,两国的政治情况也像兄弟一样差不多。因以比喻情况相同或相似。
春秋・孔子《论语・子路》:“鲁卫之政,兄弟也。”鲁是周朝周公的封国,卫是周公之弟康叔的封国,两国的政治情况也像兄弟一样差不多。
愚民政策 愚民:使人民愚昧。
使人民变愚蠢的政策。
刘少奇《论党》:“他们在党内实行命令主义,遇事武断,实行家长式的统治,实行‘愚民政策’。”
时政利病 时政:目前的政局;病:毛病,弊病。
当前政治方面的优点和弊病。
元《宋史・太祖纪一》:甲午,诏自今百官朝对,须陈时政利病,无以触讳为惧。
政简刑清 指官吏的政绩显著;社会安定;人民乐业。政简:施行轻微的赋役或减免繁文缛节的政治措施。
刑清:很少施用刑罚。
西汉・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
内修政治,外治武备 修:修治;政治:政策;治:管理;武备:军备。
对内修明政治,对外做好军事准备。
战国・吴起《吴子・图国篇》卷一:明主鉴兹,必内修文德,外治武备。
苛政猛于虎 苛政:指反动统治阶级对人民进行残酷压迫剥削的政治;包括政令、赋税等。
反动统治的苛刻的政治比吃人的老虎还要凶恶暴虐。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下》:“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流风善政 流风,指前代的美好风俗,流传于后代,而能领导潮流。全句是说前代所散播遗留的美好风俗和良善的政情。 孟子公孙丑上:“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
人亡政息 亡:失去,死亡;息:废,灭。
旧指一个掌握政权的人死了,他的政治措施也跟着停顿下来。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政庞土裂 庞:庞杂;裂:分裂。
政策杂乱,国土分裂。指政治混乱,地方势力割据。
唐・刘禹锡《唐故柳州刺史柳君集纪》:夫政庞而土裂,三光五岳之气分,太音不完,故必混一而后大振。
人存政举 旧指一个掌握政权的人活着的时候,他的政治主张便能贯彻。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异政殊俗 异政:不同的政教;殊俗:不同的风俗。
指偏离正道的正教会风俗。
《诗经》大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
拥政爱民 军队拥护政府,爱护人民。
礼乐刑政 指礼法、乐教、刑罚以及各项政令等。 宋・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朝廷礼乐刑政之事,未尝在于学。学者亦漠然自以为礼乐刑政为有司之事,而非己所当知也。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政的成语、带政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