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攻的成语

带攻的四字成语(共找到88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驱羊攻虎 驱:赶。
驱赶羊群去进攻老虎。形容以弱敌强,力量悬殊,必遭覆灭。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且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虎之与羊不格明矣。今王不与猛虎而与群羊,臣窃以为大王之计过也。”
大举进攻 大举:重大的行动。
大规模出兵,向敌方进攻。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3回:“因吴佩孚此时目光,已从军事移到政治方面,也不大举进攻。”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子:对别人的称呼;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挡住敌人刀箭的牌。
比喻拿对方的观点、方法或言论来反驳对方。
先秦・韩非《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锐卒勿攻 对精锐的军队不要攻击。 《孙子・军争》:锐卒勿攻,饵兵勿食。
攻瑕索垢 批评不足,寻找缺点。 清・王晫《今世说・规箴》:“吾侪本相好,攻瑕索垢,当猛鸷如寇雠,毋留纤尘,为后人口实。”
以长攻短 利用自己的长处去攻击别人的短处。
攻疾防患 匡正过失,防止祸患。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箴者,所以攻疾防患,喻针石也。”
攻苦食俭 犹攻苦食淡。 明・王世贞《觚不觚录》:“余举进士,不能攻苦食俭。”
攻心扼吭 喻攻击要害。吭,指咽喉。 清・魏源《圣武纪》卷一:“先取山海关,则关外诸城唾手可得,此攻心扼吭之法也。”
腹背夹攻 腹背:比喻前后两面。
前后受到敌人的夹攻。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41回:“进兵潍县西境,抄入青岛背后,以便腹背夹攻。”
群起攻之 群:众人;攻:攻击。
大家都起来攻击它,反对它。
春秋・孔子《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攻玉以石 攻:加工,制造;以:借用。
加工璞玉需借用他山之石。比喻以他人之长,治自己之短。
《诗经・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攻无不克 克:攻下。
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古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端赖吾能用兵之将,求之于今,邈不可得。”
攻瑕蹈隙 瑕:瑕疵;蹈:踩。
攻击瑕疵,蹈住缝隙。比喻利用对方的弱点进行攻击。
章炳麟《读》:“忠愤者因是以攻瑕蹈隙,欲致届幕府而先倡攮夷之议。”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其:敌方;意:意料。
乘敌方没有防备突然攻击,行动出乎对方意外。
春秋・齐・孙武《孙子・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里外夹攻 从里、外两方面配合同时进攻。 《新五代史・吴越世家》:“乃取其军号,内外夹攻,号令相应,淮人以为神,遂人败之。”
攻城略地 略:掠夺。
攻打城市,掠夺土地。
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攻城略地,莫不降下。”
众口交攻 交:俱,共。
许多人一起用话语攻击。
《明史・王应熊传》:“言陛下召应熊,必因其秉国之日,众口交攻,以为孤立无党,孰知其同年密契,肺腑深联。”
麋蒙虎皮,攻之者众 麋:麋鹿。
麋鹿如果披上虎皮,攻击者比攻击真老虎还多。比喻诸侯掠取天子之位必然会引起众怒而群起攻之。
西汉・司马迁《史记・楚世家》:臣请譬之,夫虎肉臊,其兵利身,人犹攻之也。若使泽中麋蒙虎之皮,人之攻必万于虎矣。
攻心为上 从思想上瓦解敌人的斗志为上策。 晋・习凿齿《襄阳记》:“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以攻为守 以:凭借;用。
用主动进攻的战略作为积极防御的措施。
宋・陈亮《酌古论・先主》:“且吾又闻之,用兵之道,有攻法,有守法,此用兵之常也;以攻为守,以守为攻,此兵之变也。”
就毒攻毒
以守为攻 用防御作为击破敌人的手段。 宋・秦观《边防策下》:“盖充国以先零穷寇,急与之角,则中国必有馈挽转输之劳,故罢骑留屯而图以期月,此则以守为攻者也。”
攻难守易 比喻坚守以逸待劳 与攻取相比而较容易。 出自《战 国策・赵策三》。平原君请冯忌曰:“吾欲北伐上党,出兵攻燕,何如?”冯忌对曰:“不可。夫以秦将武安君公孙起乘七胜之威,而与马服之子战于长平之下,大败赵师,因以其余兵,围邯郸之城。赵以亡败之余众,收破军之敝守,而秦罢于邯郸之下,赵守而不可拔者,以攻难而守者易也。今赵非有七克之威也,而燕非有长平之祸也。今七败之祸未复,而欲以罢赵攻强燕,是使弱赵为强秦之所以攻,而使强燕为弱赵之所以守。而强秦以休兵承赵之敝,此乃强吴之所以亡,而弱越之所以霸。故臣未见燕之可攻也。”战国时 长平之役惨败后的赵国 想通过掠夺燕国国土 来弥补损失。赵国相国平原君就此问题 向大将冯忌征求意见。冯忌说秦国凭借七战七胜的军威 在长平之战后 乘胜围攻邯郸城 而我们只靠散兵败卒坚守 秦军不仅没有攻破反而消磨了锐气。这是什么缘故?就是由于攻起来难而守起来易。冯忌进而分析说 赵国既没有屡战屡胜之威风 而燕国也没有遭受像长平之战那样巨大的伤损拿我们疲惫不堪的军队 去攻打强燕 不仅占不到什么便宜 还会让强秦钻我们的空子。那样做 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平原君赵胜觉著冯忌的话很有道理便取消了攻打燕国的想法。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攻:攻打;克:攻克。
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
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对于人或事不从全面看,只是抓住一点就攻击。多指有偏见的批评。 《新华半月刊》1959年第2期:“那些还不觉悟的人就冷眼旁观,吹毛求疵,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攻苦食淡 攻:做;若:艰苦;淡:清淡。
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励。
西汉・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淡),其可背哉。”
禁攻寝兵 指止息战事。 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二节:“以禁攻寝兵为务。”
什围伍攻 古时兵法,谓以十敌一则围歼之,以五敌一则攻击之。 宋・秦观《李陵论》:“古之善用兵者,虽能以寡覆众,而什围伍攻之道未尝忽焉。”
攻过箴阙 指责过错,针砭缺失。 晋・葛洪《抱朴子・汉过》:“进则切辞正论,攻过箴阙;退则端诚杜私,知无不为者。”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攻的成语、带攻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