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攘的成语

带攘的四字成语(共找到35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纷纷攘攘 纷纷:众多;攘攘:杂乱的样子。
众多且杂乱。形容人群杂乱。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十八:“杨八老看见乡村百姓,纷纷攘攘,都来城中逃难。”
月攘一鸡 攘:偷。
比喻容忍错误,只肯逐步改正。
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下》:今有人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心劳意攘 犹心慌意乱。 元・刘庭信《端正好・金钱问卜》:“一见了神魂飘荡,不由我心劳意攘。”
攘袂切齿 攘袂:捋起衣袖;切齿:咬紧牙齿。
形容十分愤怒或激动的样子。
宋・秦观《进策・边防》:“吏士攘袂切齿,皆欲犁其庭而扫其闾。”
尊王攘夷 王:指周王朝;尊王:尊重周王室;攘:排斥;夷:我国古代对东方各民族的泛称。
效忠统治者排除少数民族侵扰。
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变古时代》:“但尊王攘夷,虽春秋大义,而王非唯喏趋伏之可尊,夷非一身两臂之可攘。”
攘臂疾言 举起手臂,大声呼喊,希望众人响应。 吕氏春秋骄恣篇:“魏武侯谋事而当,攘臂疾言于庭,曰:『大夫之虑,莫如寡人矣!』”
攘外安内 攘:排除。
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兵戈抢攘 兵戈:武器,指战争;抢攘:纷乱。
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金史・粘葛奴甲传》:“时兵戈抢攘,道路不通,奴甲受命,毅然策孤骑。”
攘臂而起 攘臂:捋起袖子,伸出手臂;起:站起。
形容兴奋、激动地站起来,准备行动。
元《宋史・黄干传》:向日胡海、张军之变,为害甚于金,今若不早为之图,则两淮日见荒墟,卒有警急,攘臂而起矣。
貊乡鼠攘 旧谓民风浇薄、宵小横行的地区。 清・龚自珍《自序》:“今之世,有穷陬荒滨,貊乡鼠攘。”
兵戈扰攘 兵戈:武器,指战争;扰攘:纷乱。
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传下》:“遭扰攘之时,值兵革之际。”
攘来熙往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攘权夺利 犹言争权夺利。 白蕉《袁世凯与中华民国》:“坐是抢攘月余,势成坐困,老师匮财,攘权夺利,凡种种不良之现象,皆缘是以生。”
攘袂扼腕 攘袂:捋起袖子;扼腕:用手握住手腕。
形容激动和气愤。
《旧唐书・杨国忠传》:立朝之际,或攘袂扼腕,自公卿已下,皆颐指气使,无不詟惮。
争权攘利 见“争权夺利”。 李大钊《大哀篇》:“钻营运动、争权攘利之不暇,奚暇计及民生哉?”
奋袂攘襟 奋袂:挥袖;攘襟:撩起衣襟。
挥袖攘襟站起。形容愤恨或激动。
晋・刘伶《酒德颂》:“闻吾风声,议其所以,乃奋袂攘襟,怒目切齿。”
熙熙攘攘 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安内攘外 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攘臂一呼 攘:挥动。
挥动手臂呼喊(多用在号召)。
汉・李陵《答苏武书》:“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
外攘内安 攘:排除。
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排除外患,安定内部。
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揎拳攘臂 揎拳:卷袖出拳;攘臂:捋起袖子,露出胳膊。
形容振奋或发怒的样子。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十四回:一个尚是冷笑面孔;一个竟揎拳攘臂,雄纠纠的据坐榻床,掿起烟枪,把烟盘乱搠。
忍尤攘诟 尤:罪过;攘:排除;诟:耻辱。
暂时忍受罪过,等待将来除去耻辱。
战国・楚・屈原《离骚》: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内修外攘 对内整治国政,对外抵御敌人。修亦作“修”。 宋・胡锜《拟力田诒》:“顾惟礼耕义种之贤,足副内修外攘之志。”
揎袖攘臂 揎袖:卷起袖子;攘臂:捋袖露臂。
形容振奋或发怒的样子。
清・钱谦益《明故陕西按察司按察使徐公墓志铭》:乔故有心疾,恃阉益张,揎袖攘臂,狂易如瘈狗。
攘攘熙熙 喧嚷纷杂貌。 《三元里抗英社学史料・太和市联升社学序》:“果然蜂趋蚁附,攘攘熙熙,诚不出神灵所料者矣。”
攘人之美 攘:窃取、夺取。
夺取别人的好处。形容窃取他人的利益和好处。
熙来攘往 熙、攘:喧闹、纷乱的样子。
人来人往;喧闹纷杂。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只见这弄堂里面,熙来攘往,毂击肩摩;那出进的轿子,更觉络绎不绝。”
攘袂引领 揎袖捋臂,伸长头颈。形容激奋盼望貌。 宋・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一书》:“天下学士有志于圣人者,莫不攘袂引领,愿受指教,听教诲。”
攘为己有 窃夺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73回:“就如人家做文,往往窃取陈编,攘为己有,惟恐别人看出,不免又添些自己意思,杂七杂八,强为贯串,以为掩人耳目。”
攘臂嗔目 攘:捋;瞋:发怒时瞪大眼睛。
捋袖伸臂,瞪着眼睛。比喻人发怒时的样子。
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于是韩王勃然作色,攘臂瞋目。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攘的成语、带攘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