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擒的成语

带擒的四字成语(共找到25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手到擒来 擒:捉拿。
一上手就把敌人捉了来。形容办事情一举成功。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2回:“八戒忍不住高声叫道:‘那里用甚么人马!又那里管甚么时辰!趁如今酒醉饭饱,我共师兄去,手到擒来!’”
擒龙缚虎 缚;绳绑。擒住老虎捉拿蛟龙。比喻降伏强敌,本领高强。 明・沈璟《义侠记・秘计》:“定下擒龙缚虎万全计,看他遭罗网怎生逃避?”
擒虎拿蛟 蛟:传说中能发洪水的龙。
擒住老虎捉拿蛟龙。比喻降伏强敌,本领高强。
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准备擒虎拿蛟计,银山铁壁撞将来。”
俯首就擒 低头受擒拿。
七纵七擒 见“七纵七禽”。 《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擒),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
活捉生擒 擒:捕捉。
活着被抓住。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温州护国钦禅师》:明来暗去,活捉生擒。
擒奸讨暴 暴:豪强。
指捕捉奸人,讨伐强暴。
三国・魏・曹操《褒扬泰山太守吕虔令》:“卿在郡以来,擒奸讨暴,百姓获安。”
捉虎擒蛟 蛟:蛟龙。
能上山捉老虎,下海擒蛟龙。比喻本领大。
明・无名氏《大劫牢》第三折:“捉虎擒蛟真壮士,好汉声名播四方。”
不擒二毛 擒:捉拿,捕获。
二毛:指头发斑白,引申为上年纪的人。
不捕获年长的人。
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宋襄公曰:‘君子不受伤,不擒二毛。’”
擒纵自如 擒:捉住;纵:放。
捕捉、释放都随心所欲。比喻完全控制了局势。
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
擒贼先擒王 指作战要先抓主要敌手。也比喻做事首先要抓关键。 唐・杜甫《前出塞》诗之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生擒活捉 生:活;擒:捉。
活捉对手。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故此是天然蜕下,气候俱到,肋节俱完的,与生擒活捉、寿数未满的不同,所以有如此之大。”
扫穴擒渠 扫荡巢穴,擒拿贼首。
生擒活拿 生:活;擒:捉。
活捉对手。
元・郑德辉《老君索》第一折:“我追赶着一人,往往这老君堂来,今在此务要生擒活拿。”
束手就擒 束:捆;绑;就:接受。
捆起手来让人捉住。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让人捉住。
元《宋史・苻彦卿传》:“与其束手就擒,曷若死战,然未必死。”
上山捉虎,下海擒龙 比喻冒死去做艰巨危险的事情。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姑娘,你有甚么为难的事,只管说!慢讲‘上山捉虎,下海擒龙’,就便‘赴汤蹈火,碎骨粉身’,我安龙媒此时都敢替你去作!
欲擒姑纵 见“欲擒故纵”。《九尾龟》:“陆畹香听了秋谷碰了南风,发出九索,方觉恍然大悟,他用的是那~的法儿,暗暗甚是佩服秋谷的心机圆活。
”。
七擒七纵 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
擒贼擒王 指作战要先抓主要对手。比喻做事要抓住要害。 唐・杜甫《前出塞》诗之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擒奸摘伏 擒获暴露的坏人,揭露隐藏着的歹徒。 《续古文苑・无名氏虞候郑府君墓志铭>》:“擒奸摘伏,抚弱遏强,井邑肃然。”
欲擒故纵 欲:想要;擒:捕捉;故:故意;特地;纵:放开。
想要捉住他;故意先放开他。比喻为了更好地控制别人;先故意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或充分暴露;然后再下手。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无如作者要作这等欲擒故纵的文章,令读者猜一猜。”
饿虎擒羊 像饿急了的老虎捉羊一样。形容动作迅猛。亦作“饿虎吞羊”、“饿虎扑羊”。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回:“兄听得索郎郎的叉盘声响,使个‘饿虎擒羊’势,叫道:‘你敢来么?’”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比喻要先抓住或处理主要问题。 比喻要先抓住或处理主要问题。
擒奸擿伏 捕捉奸人,揭发隐恶。 《纪闻・苏无名》:“无名历官所在,擒奸擿伏有名。每偷,至无名前,无得过者。”
擒龙捉虎 擒住老虎捉拿蛟龙。比喻降伏强敌,本领高强。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7回:“直教打翻拽象拖牛汉,攧倒擒龙捉虎人。”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擒的成语、带擒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