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据的成语

带据的四字成语(共找到55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手头拮据 手头,手中的经济状况。拮据,本指鸟筑巢时,口足劳苦;引申为境况窘迫的意思。形容经济状况困难。与“手头不便”义同。 诗经豳风鸱鸮:“予手拮据。”镜花缘第三十二回:“那怕手头拮据,也要设法购求。”
据理力争 据:依据;按照。
依据正确的道理;尽力争取。
北齐 魏收《魏书・阳固传》:“崇虽贵盛,固据理不挠,谈者欣焉。”
据徼乘邪 据:凭借;徼:侥幸;乘:趁;邪:不正当。
指凭侥幸、乘邪险的道路来求得富贵。
汉・班固《答宾戏》:据徼乘邪,以求一日之富贵。
据义履方 根据正道立身行事。 晋・皇甫谧《高士传・许由》:“许由,字武仲,阳城槐里人也。为人据义履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
证据确凿 确凿:确实。
证据确实可靠,无法否认。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六回:“尸场检验,证据确凿。且并未用刑,尔兄自认斗杀,招供在案。今尔远来,并非目睹,何得捏词妄控。理应治罪,姑念为兄情切,且恕。不准。”
凭几据杖 形容傲慢不以礼待客。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一》:“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
真凭实据 真实可靠的凭据。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50回:“这方子上都盖有他的姓名图书,是个真凭实据。”
引经据古 引用经史古籍中的文句或故事作为根据。 宋・楼钥《再乞致仕第二札》:“有污大仪,则臣死不足以塞责,是以不复更敢引经据古,直述情索,投告君父。”
没根没据 指没有依据的事物或论点。
鹊巢鸠据 同“鹊巢鸠居”。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鬼求人》:“夫鹊巢鸠据,事理本直。”
引经据礼 引:援引;据:依据。
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元《宋史・刘珙传》:珙六上奏恳辞,引经据礼,词甚切。
据陇望蜀
根结盘据 形容基础牢固,势力强大。盘,通“盘”。 北宋《新唐书・文艺传下・李翰》:“有如贼因江淮之资,兵广而财积,根结盘据,西向以拒,虽终歼灭,其旷日持久必矣。”
据鞍读书 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渊鉴类函・驴三》:“江邻几调蓝山尉,骑驴赴官,第据鞍读书,至迷失道,家人求之乃觉。”
据为己有 据:占据。
以不正当的手段占据国家、集体或他人的钱、财、物品等。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我故倡为析居之仪,将大宅良田,强奴巧婢,悉据为己有。”
鲸吞虎据 鲸吞:像鲸一样吞食;据:盘踞。
像鲸鱼和老虎一样穷凶极恶地吞食与占据猎物。比喻吞并土地和财物。
《旧唐书・萧铣等传论》:“自隋朝维绝,宇县瓜分,小则鼠窃狗偷,大则鲸吞虎据。”
支策据梧 语本《庄子·齐物论》:“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
”此谓昭文弹琴、师旷持杖击节、惠子倚在梧桐树下辩论,三人的技艺几乎都算得上登峰造极,所以载誉于晚年。后以“支策据梧”形容用心劳神。
语本《庄子・齐物论》:“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
进退无据 前进和后退都失去了依据。形容无处容身。也指进退两难。 《后汉书・樊英传》:“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
查无实据 查究起来,没有确实的根据或证据。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1回:“那两个差头,白白的又发了一注子大财,只以‘查无实据’禀报县公完事。”
援经据典 援:援引;据:依据。
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后汉书・荀爽传》:时人多不行妻服,虽在亲忧犹有吊问丧疾者,又私谥其君父及诸名士,爽皆引据大义,正之经典,虽不悉变,亦颇有改。
进可以攻,据可以守 进:前进;退:退却;据:占据。
前进可以攻击,后退可以固守。比喻进攻和防守都有主动权。
刘流《烈火金刚》第29回:“要是利用得好,那是进可以攻,据可以守,游可以击,退可以走。”
言必有据 言:说话;说的话;据:依据;根据。
说话必定有依据。
鲁迅《序言》:“对于历史小说,则以为博考文献,言必有据者,纵使有人讥为‘教授小说’,其实是很难组织之作。”
守经据古 守:遵守;经:经典;据:依据。
遵守经典,依据古训。
东汉・班固《汉书・贡禹传》:“守经据古,不阿当世。”
割据称雄 割据:割地占据。
以武力割占部分地区,在一国之内形成对抗的局面,以称雄一方。
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皓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皓将败,与舅何植书曰:‘昔大皇帝以神武之略,奋三千之卒,割据江南。’
负衡据鼎 谓身居高位,肩负重任。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程器》:“孔光负衡据鼎,而仄媚董贤;况班马之贱职,潘岳之下位哉!”周振甫注:“负衡据鼎,指处丞相位。衡,秤,表持平;鼎,三足,喻三公。”
无凭无据 没有凭证和根据。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回:“只要梦翁把用他的钱给了他,其余无凭无据的事,也断不能容他放肆。”
据鞍顾眄 顾眄:回头看。
在马背上回头看。形容年老而壮志不衰。
《后汉书・马援传》:援自请曰:‘臣尚能被甲上马。’帝令试之,援拒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地。’
败绩失据 指事业失败而无所凭依。 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贤良续刻第三则》:“历数世,未尝有败绩失据之过。”
被甲据鞍 形容武将年虽老而壮志不减。 《後汉书・马援传》载:汉・马援年六十二,请出征,光武帝以其老,未许。“援自请曰: ‘臣尚能被甲上马。’帝令试之。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
引经据义 引:援引;据:依据。
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后汉书・荀爽传》:时人多不行妻服,虽在亲忧犹有吊问丧疾者,又私谥其君父及诸名士,爽皆引据大义,正之经典,虽不悉变,亦颇有改。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据的成语、带据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