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捉的成语
带捉的四字成语(共找到71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虎头上捉虱子 | 比喻干危险的事情。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8回:“你偏进去,又不就走,还要虎头上捉虱子!” |
捉刀 | 本指三国时曹操自以为形陋,不足以雄远国,乃使崔季珪代见匈奴使者,而自己捉刀立于床头,假冒侍卫的故事。后称替人作文章或代人做事为“捉刀”。 | 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
襟捉肘露 | ||
降妖捉怪 | 迷信指降伏妖精,捉住鬼怪。比喻制服凶恶的人。 | 明・周楫《西湖二集・马神仙骑龙升天》:“闻说叶天师惯会降妖捉怪,明日便张天师吃鬼迷也。” |
吐哺捉发 | 见“吐哺握发”。 | 唐・韩愈《后廿九日复上书》:“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捉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
捉鬼放鬼 | 比喻又做坏事又装好人的两面派行为。 | |
拿贼要赃,捉奸要双 | 赃:赃物;奸:通奸。 捉贼要有赃证,捉奸要有成双人证。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
《斩鬼传》第11回:“俗语说得好,拿贼要赃,捉奸要双……今日他的老婆,为何不来?” |
活捉生擒 | 擒:捕捉。 活着被抓住。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温州护国钦禅师》:明来暗去,活捉生擒。 |
力士捉蝇 | 比喻做小事也不能轻视。 | 《中阿含经》:犹如力士捉蝇太急,蝇即便死;捉蝇太缓,蝇便飞去。 |
肘捉衿见 | ||
捉刀代笔 | 指代人出力或代写文章。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客止》:“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如何?’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
为人捉刀 | 捉:持,拿。 表示代人作文章或做事情。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如何?’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王闻之,追杀此使。 |
钟馗捉鬼 | 钟馗:传说中打鬼的神。 钟馗抓住小鬼。比喻清除坏人。 |
宋・王莹《群书类编故事・梦钟馗》:“钟馗捉鬼。” |
捉贼捉赃 | 比喻处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实为根据。 | 宋・胡太初《昼帘绪论・治狱》:“谚曰:‘捉贼捉脏,捉捉双。’此虽俚言,极为有道。” |
捉襟见肘 | 整一整衣襟;就露出了胳膊肘。形容衣衫褴褛;也比喻顾此失彼。襟:衣襟;肘:胳膊肘。 |
战国・庄子《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
偷狗捉鸡 | 指偷窃的行为。也指不正经的勾当。 |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六回:小人如今在此,只做得些偷鸡盗狗的勾当,几时是了;跟随的二位哥哥上山去,却不好? |
捉贼捉赃,捉奸捉双 | 比喻处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实为根据。 | 宋・胡太初《昼帘绪论・治狱》:“谚曰:‘捉贼捉赃,捉奸捉双。’此虽俚言,极为有道。” |
马捉老鼠 | 比喻瞎忙乱。 | 明・田艺蘅《留青日札・马捉老鼠》:“方言‘马捉老鼠’,盖讥人粗撞不了事也。” |
捉刀人 | 指曹操。引申顶替人做事或作文的人。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
请人捉刀 | 捉刀:指代人作文。 代人做事或写文章。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
捉李代桃 | 源见“李代桃僵”。喻强迫相互替代。《玉支玑》十七回:“祖夫人舍不得捉李代桃,卜公子慌杀了移花接木。 ”。 |
|
捉奸见双,抓贼见赃 | 奸:通奸;赃:赃物。 捉拿奸情必须同时抓住奸夫淫妇,捉拿盗贼必须同时抓住赃物。指做事必须要有证据。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8卷:“你且忍耐,此事须要三思而行。自古道:‘捉奸见双,抓贼见赃。’倘或不了事,枉受了苦梦。” |
寻风捉影 | 犹捕风捉影。喻说话做事毫无根据。 | 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女辩继母诬陷疏》:“又不曾经获某人,乃以数句之诗,寻风捉影,陷臣死罪。” |
擒龙捉虎 | 擒住老虎捉拿蛟龙。比喻降伏强敌,本领高强。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7回:“直教打翻拽象拖牛汉,攧倒擒龙捉虎人。” |
捉襟露肘 | 同“捉衿见肘”。 | 清・薛雪《一瓢诗话》:“分题拈韵,诗家之厄也……一遭牵合,未免捉襟露肘。”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七十一回:“童七道:‘咱实得百十两银接接手才好哩;要不,也就捉襟露肘了。’” |
拿云捉月 | 形容才能本领非常高。 |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6回:“就说出拿云捉月的手段,便就三言两语耸动冯吉。” |
捉贼见赃,捉奸见双 | 赃:赃物;奸:通奸。 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
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三折:“常言道:‘捉贼见赃,捉奸见双。’燕大,你既要拿奸,如今还我奸夫来便罢,若没奸夫……,我与你要见一个明白!” |
捉襟肘见 | 见“捉衿见肘”。 | 战国・庄子《庄子・让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 |
捉影捕风 | 亦作“捉风捕影”。亦作“捉风捕月”。同“捕风捉影”。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五回:“这泼猴枉自也拿他不住;就拿住他,也似抟沙弄汞,捉影捕风。” |
代人捉刀 | 指代人作事或写文章。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捉的成语、带捉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