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指的成语
带指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96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如指诸掌 | 《论语·八佾》:“或问褅之说。 子曰:‘子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后用“如指诸掌”比喻对事情非常熟悉了解。 |
春秋・孔子《论语・八佾》:“或问褅之说。子曰:‘子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
东指西画 | 指指点点,吩咐指派。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桂迁东指西画,处分家事,童仆去了一辈又来一辈,也有领差的,也有回话的。说一个不了。 |
指方画圆 | 谓谈论时以手指比画。 | 明・宋濂《王府君墓志铭》:“或共其议论,辄掀眉吐气,指方画圆,滚滚数千言不休。” |
千夫所指,无病而死 | 指:指责。 被众人所指责将没什么好下场。 |
东汉・班固《汉书・王嘉传》:“里谚曰:‘千夫所指,无病而死。’臣常为之寒心。” |
染指垂涎 | 形容急欲攫取,十分贪馋。垂涎,流口水。 | 《元史・郝经传》:“病民诸奸各持两端,观望所立,莫不凯觎神器,染指垂涎。” |
明如指掌 | 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好象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 | 清・冯镇峦《读杂说》:“予于《聊斋》,钩清段明,明如指掌。” |
戟指怒目 | 指着人,瞪着眼。形容大怒时斥责人的神态。 | 马辂《国共和谈演义》第六回:“张学良还要解释,蒋早气得七窍生烟,戟指怒目。抗日,抗日,等我死了以后,你再去抗日好了!” |
指画口授 | 一面讲一面用手势帮助表达意思。形容详细地解说。 | 清・查继佐《罪惟录・徐光启传》:“盖四十年耳治目营,指画口授惟此,他无及也。” |
眄视指使 | 形容骄傲的神态。 |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一》:“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矣。” |
索垢指瘢 | 垢:污垢;瘢:瘢痕。 洗掉污垢来寻找瘢痕。比喻想尽办法挑剔别人的缺点。 |
汉・赵壹《刺世疾邪赋》:所好,则钻皮出其毛屑;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 |
发纵指示 | 发:发现;纵:放纵,也通“踪”。 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跟踪追捕。比喻暗中操纵指挥。 |
西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
指山卖磨 | 比喻耍手段、说空话哄人。 | 元・岳伯川《吕洞宾度铁拐李》第一折:“出来的都关来节去,私多公少,可曾有一件合天道?他每都指山卖磨,将百姓划地为牢。” |
目指气使 | 用眼神和气色示意以指使人。形容态度骄横傲慢。 | 西汉・刘向《说苑・君道》:“今王将东面目指气使以求臣,则厮役之材至矣;南面听朝不失揖让之礼以求臣,则人臣之材至矣。” |
誓日指天 | 见“誓天指日”。 | 清・钱泳《履园丛话・旧闻・席氏多贤》:“沥肝碎首,无以鸣冤,誓日指天,莫能伸曲。” |
指一说十 | 指着一说成是十。形容存心夸大事实。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30回:“如今把他的锁扭开,明日未必不指一说十,讲那‘走了鱼儿是大的’话。” |
道路指目 | 指目:手指而目视。 道路上的人用手指着,用眼看着。形容事情十分明显。 |
邹韬奋《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迄今抗战阵营中尚潜伏着若干妥协主和分子,道路指目,当非空穴来风。” |
先意承指 | 见“先意承志”。 | 晋・葛洪《抱朴子・臣节》:“先意承指者,佞谄之徒也。” |
伸手不见五指 |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4卷:“只听得一阵风过处,天昏地黑,鬼哭神嚎,眼前伸手不见五指,一时晕倒了。” |
食指繁多 | 食指:手的第二指。 古时以手指计人口,从此指家庭人口。比喻家庭人口很多。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二》:而女督课婢仆严,食指数百无冗口。 |
寸指测渊 | 以一寸之指而测深渊。比喻浅学不能探明深理。 | 《孔丛子・答问》:“子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蒙大道而不悟,信诬说以疑圣,殆非所望也。” |
言近指远 | 见“言近旨远”。 | 语出《孟子・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孙奭疏:“言辞之近而指意远者,乃为善言者也。” |
指不胜偻 | 见“指不胜屈”。 |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吴喆》:“奇遇之多,指不胜偻,若今日所昵,未数数觏也。” |
指挥若定 | 指挥调度;似有定局(若:好像;定:定局)。 形容从容不迫;很有把握。 |
唐・杜甫《咏怀古迹》诗:“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
指日可待 | 形容不要多久就可达到目的(指日:可以指出日期)。 |
三国・蜀 诸葛亮《出师表》:“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可待也。” |
千夫所指,无疾而死 | 指:指责。 被众人所指责将没什么好下场。 |
《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5月5日电》:“语云:‘千夫所指,无疾而死’……愿诸公深思熟虑之。” |
如臂使指 | 好像手臂指挥手指一样。比喻指挥、调动得心应手。 | 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 |
食指大动 | 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 | 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 |
千夫所指,无病自死 | 千夫:很多人;指:指责。 为众人所指责和反对的,必然趋向灭亡。 |
《汉书・王嘉传》:“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臣常为之寒心。”唐・柳泽《论时政书》:千夫所指,无病自死,不其然欤? |
堕指裂肤 | 堕:落下;裂:分裂。 手指冻掉,皮肤冻裂。形容天气严寒。 |
明・袁宏道《瓶花斋集・答王百谷》:“一室之内,堕指裂肤,谇语漫骂,不肖若不闻也者。” |
一门千指 | 门:家门;千:许多人。 指大家庭人口众多。 |
元《宋史・颜诩传》:诩少孤,兄弟数人,事继母以孝闻,一门千指,家法严肃,男女异序,少长辑睦,匜架无主,厨馔不异。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指的成语、带指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