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拖的成语
带拖的四字成语(共找到39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拖油瓶 | 妇女再嫁时所带的前生子女。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3卷:“杨氏是个二婚头,初嫁时带个女儿来,俗名叫做拖油瓶。” |
拖男挟女 | 拖:牵引;挟:夹在胳膊下。 身边带着儿女。形容生活负担重,生活水平受到影响或行动不方便。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9回:“吓得城外各关厢人等,拖男挟女,顾不得家私,都往州城中走。” |
拖人下水 | 比喻勉强人一道做他不愿做的事(多指坏事)。 | 明・李素甫《元宵闹》第25出:“这是娘子拖人下水,与我什么相干?” |
横金拖玉 | 谓官服盛装。 | 清・钱谦益《杜大将军七十寿序》:“其犹子总戎弘玮、弘场及诸孙十二人,谋相与罗长筵,考钟鼓,横金拖玉,称百年之觞。” |
生拽活拖 | 拽:拖,硬拉。 形容用力拉扯。 |
克非《春潮急》:“连团年饭也没吃,害得杜大嫂她妈妈跟在他后面追了好远,生拽活拖,差点儿把他短袄扯破。” |
拖男带女 | 带领着男儿女儿。多形容旅途的辛苦或生计的艰难。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就是我这师傅,不辞年高路远,拖男带女而来,他也是为好。” |
拖拖沓沓 | 指衣服松松垮垮,不合体。形容做事拖拉。 | 沈从文《一个传奇的本事》:“只好放弃了本业,换上套拖拖沓沓旧军装,‘投笔从戎’作个后方留守处不足轻重的军佐。” |
痴鼠拖姜 | 痴:无知;拖:拉。 比喻人不聪明,还自找麻烦。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2回:“按俗语说便叫作‘卖盆的自寻的’;掉句文便叫作‘痴鼠拖姜,春蚕自缚’!” |
拖后腿 | 比喻牵制、阻挠别人或事物使不得前进。 | 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16章:“咱们官渠岸的风水不好,两家富户拖后腿,互助合作走不到人家头前。” |
拖浆带水 | 在泥水中行走被泥水玷污。比喻说话做事不干脆利落。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58回:“若拖浆带水,就不是汉子了。” |
拖麻拽布 | 指戴孝。旧时,长辈丧亡,幼辈要披麻衣系白布。 |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二折:“俺有朝一日身亡后,谁是我的拖麻拽布人。” |
横拖竖拉 | 犹横拖倒拽。 | 陆文夫《荣誉》:“可是文教委员是个大块头,打篮球的一等好手,横拖竖拉地就把方巧珍顶到大礼堂门口。” |
横拖倒拽 | 拽:用力拉扯。 指用暴力强拖硬拉。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四:“众皂隶一齐动手,把娇娇嫩嫩的一个尼姑,横拖倒拽,捉将下来。” |
纡青拖紫 | 比喻显贵。 | 汉・扬雄《解嘲》:“纡青拖紫,朱丹其毂。” |
拖儿带女 | 拖:牵引。 身边带着儿女。形容生活负担重,生活水平受到影响或行动不方便。 |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拖儿带女的,起五更,熬半夜,这是造的什么孽呀!” |
纡朱拖紫 | 形容地位显贵。同“纡朱曳紫”。 | 唐・白居易《岁暮寄微之》诗之三:“若并如今是全活,纡朱拖紫且开眉。” |
拖泥带水 | 拖着泥带着水。比喻说话、作文不简洁;做事不干脆利落。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主人勤拳,带累阇梨,拖泥涉水。” |
带雨拖泥 | ||
珥金拖紫 | 珥:插;拖:下垂。 插金珰,拖紫袍。指官位显赫。 |
唐・姚思廉《梁书・明山宾传》:“明祭酒虽出抚大藩,拥旄推毂,珥金拖紫,而恒事屡空。” |
腰金拖紫 | 喻身居高官。金,金印;紫,紫绶。 | 宋・王禹偁《送牛冤序》:“含饴弄孙,尽高堂之乐;腰金拖紫,居百城之长。” |
毡上拖毛 | 毡为毛制,在毡上拖毛,则涩滞难行。用以形容脚步畏缩不前。 |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我着你去呵,似弩箭离弦,叫你回来呵,便似毡上拖毛。程婴,你则道我不认的你哩!”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三折:“鲁智深窟里拔蛇……宋公明似毡上拖毛。” |
生拽死拖 | 犹生拖死拽。形容用力拉扯。 | 克非《春潮急》二八:老杜高高兴兴地带着信回来了。边团饭也没吃,害得杜大嫂好妈跟在他后面追了好远,生拽死拖,差点儿把他短袄扯破。 |
生拖死拽 | 形容强行拖扯。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遂打了个落花流水,生拖死拽,把个英莲拖去,如今也不知死活。” |
垂朱拖紫 | 垂:挂下;朱:朱绂,官服上的带子;紫:紫色印绶。 借指高官显宦。 |
唐・崔颢《江畔老人愁》:“自言家代仕梁、陈,垂朱拖紫三十人。” |
拖天扫地 | 形容衣服过长。 | 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三折:“穿的那衣服拖天扫地的,一脚踹着,不险些儿绊倒了。” |
拖家带口 | 带着一家大小,指受家属拖累。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0章:“金俊武说不定有一点钱,可他拖家带口的,不好为难金家湾的这个强人。” |
横拖倒扯 | 犹横拖倒拽。 | 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五回:“张千、李万见焦员外来问,不由分说,横拖倒扯捉进府门。”明・徐渭《英烈传》第十六回:“[也先]谁知身子一侧,侧下马来,凑巧脚镫缠住了一只脚,被马横拖倒扯。” |
拖男挈女 | ||
拖拖拉拉 | 宽松摇曳的样子。借指以拖延为特征的行动、习惯或性格。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此时初秋天气,身上穿一件大袖子三尺八寸长的浅蓝竹布衫,拖拖拉拉,底下已遮过膝盖。” |
毛里拖毡 | 在毛里拖毡行进困难。比喻畏缩不前的样子。 | 元・关汉卿《金线池》第四折:“好教我足未移心先战,一步步似毛里拖毡。”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拖的成语、带拖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