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担的成语

带担的四字成语(共找到37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担惊受怕 惊:惊恐。
担受惊恐、害怕。
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俺出门红月乍平西,归时犹未夕阳低,怎教俺担惊受怕着昏迷。”
两肩担一口 身上只有一张需要吃东西的嘴。形容极端贫穷,一无所有。 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一折:两个肩膀抬着个口,每日则是吃他家的。
担戴不起 指承担不了责任。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七回:“若有些须怠慢,山人就担戴不起!”
千斤重担 比喻重要的工作与任务。 曾朴《孽海花》第六回:“本是乖巧不过的人,落得把千斤重担卸在他身上。”
两头担心 指人心挂两头,不能平静。
担风袖月 袖:纳入袖中。
比喻没有负担,无忧无虑。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将历年所积的宦囊,并家属人等,送至原籍安顿妥当了,却自己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
揭箧担囊 盗窃箱笼等财物。 战国・宋・庄周《庄子・胠箧》:“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
蹑蹻担簦 同“蹑蹻檐簦”。 明・张煌言《徐允岩诗序》:“迄延平王兵衄于金陵城下,余提孤军走英霍山。徐子蹑蹻担簦,章皇山泽中。”
担雪填河 见“担雪塞井”。 《全元散曲・普天乐・嘲风情》:“姐姐每钻冰取火,婆婆每指山卖磨,哥哥每担雪填河。”
剃头担子一头热 清末常见剃头师傅挑担外出,为人理发。担子一头放置板凳工具,一头放置炉火热水。是歇后语,表示自己想得热切,可是对方却冷淡无意。与“一厢情愿”义同。 老残游记二集第三回:“人家假爱你,你真爱人家,不跟了天津的话,剃头挑子一头想吗?”
受怕担惊 惊:惊恐。
担受惊恐害怕。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恁的般受怕担惊,又不图甚浪酒闲茶。”
担雪填井 见“担雪塞井”。 《五灯会元・智海平禅师法嗣・净因继成禅师》:“大似担雪填井,傍若无人。”
百步无轻担 担:负担。
走长路,再轻的东西都会很重。比喻任重道远。
明・张景《飞丸记・交投设械》:“早起跑到日头晏,方知百步无轻担。”
蹑躥担簦 ?焙草鞋;簦长柄笠。脚穿草鞋,身背竹笠。指长途跋涉。同蹑躥檐簦”。 明・张煌言《徐允岩诗序》:迄延平王兵衄于金陵城下,余提孤军走英霍山。徐子蹑躥担簦,章皇山泽中。
析圭担爵 同“析圭儋爵”。指任官受爵。 《明史・倪岳传》:“命将徂征,四年三学举,绝无寸功。或高卧而归,或安行以返。析圭担爵,优游朝行,辇帛舆金,充牣私室。”
负笈担簦 笈:书箱;簦:古代有柄的笠类的伞。
背着书箱,扛着伞奔走求学。
南朝・梁・任昉《求为刘献立馆启》:“有朋自远,无用栖凭,皆负笈担簦,栉风沐露。”
如释负担 见“如释重负”。宋·李觏《强兵策》7:“不贤而易之,是去剧就闲,~。
”。
担雪塞井 挑雪去填塞水井。比喻徒劳无功。 唐・顾况《行路难》诗:“君不见担雪塞井徒用力,炊沙作饭岂堪吃。”
担惊受恐 见“担惊忍怕”。 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为兵戈担惊受恐。”
儿行千里母担忧 儿女出门在外,母亲总是不放心。形容母爱真挚。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4回:“你这个冤家,在何处饮酒,这早晚方回,全不知儿行千里母担忧。”
扁担脱,两头虚 脱:脱落。
扁担没有挡头,挂在两头的东西都会滑落。比喻两头落空。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我将这合同一纸慌忙付,倒着俺做了扁担脱,两头虚。”
担惊忍怕 担心害怕。指常处在惊吓、恐惧之中。 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一折:“做买卖的担惊忍怕,眼见得疏林老树噪昏鸦。”
七担八挪 一再耽搁拖延。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4回:“因与众人在吴道官房里算帐,七担八挪缠到这咱晚。”
担饥受冻 担:经受。
经受饥饿与寒冷。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况乃锦衣玉食,归之自己,担饥受冻,受之二亲,漫然视若路人,甚而等之仇敌,败坏彝伦,灭绝天理。”
家无担石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担。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宋朝苏轼《乞赙赠刘季孙状》:“今年五月卒于官所,家无儋(担)石。”
牵羊担酒 牵着羊,挑着酒。表示向人慰劳或庆贺。 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四折:“老夫如今牵羊担酒,与孩儿庆喜。”
担当不起 指承担不了责任。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一回:“包怀原是谨慎之人,既有百万之称,自恐担当不起。”
息肩弛担 放下肩上挑的担子。形容摆脱职务,卸去责任。 宋・陈亮《与应仲实书》:去年秋,群试监中,有司以为不肖,始决意为卢肩弛担之计。
尖担担柴两头脱 脱:脱落。
两头尖的担子两头脱落。比喻事情两头落空。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57回:“我理会得,但你去,讨得讨不得,趁早回来,不要弄做‘尖担担柴两头脱’也。”
负担舍舟 身背行囊,离船上岸.。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担的成语、带担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