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抱的成语
带抱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12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明月入抱 | 抱:怀抱。 比喻美好的情景进入心怀,心胸开阔明朗。 |
清・缪荃孙《序》:“吾友王子佑遐,明月入抱,蕙风在襟。” |
抱独守残 | 见“保残守缺”。明·归有光《草庭诗序》:“今数年来,海内学者绝响,而江右一二君子,犹能~,振音于空谷之中。 ”。 |
|
蜣螂抱粪 | 蜣螂:屎壳郎。 形容臭味相投。 |
《谐铎》:“见一处,尽以粪土涂墙,四面附蜣螂百万,屹如长城。” |
怀真抱素 | 真:纯真。 素:质朴的本色。 指人格和品德纯洁高尚,质朴无华。亦作“怀质抱真”。 |
《宋书・孝武帝纪》:“其有怀真抱素,志行清白,恬退自守,不交当世,或识通古今,才经军国,奉公廉直,高誉在民,具以名奏。” |
抱表寝绳 | 指坐卧不离准则。意谓坚持德操。 | 《文子・下德》:“法阴阳者,承天地之和,德与天地参光,明与日月并照,精神与鬼神齐灵,戴圆履方,抱表寝绳,内能理身,外得人心,发施号令,天下从风。” |
投怀送抱 | 指投入别人的怀抱以博取欢心。借指投靠。 | 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凡是富春江上‘江山船’中投怀送抱的船娘,一上岸都以阿狗嫂为居停。” |
抱枝拾叶 | 犹言舍本逐末。 | 鲁迅《坟・文化偏至论》:“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奚事抱枝拾叶,徒金铁国会立宪之云乎?” |
摘瓜抱蔓 | 语本唐李贤《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尚可,四摘抱蔓归。”后用以喻一扫而空。 |
语本唐・李贤《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尚可,四摘抱蔓归。” |
抱宝怀珍 | 怀:藏有。 比喻人具有美好的品德、才能。 |
汉・蔡邕《陈寔碑》:“于皇先生,抱宝怀珍,如何昊穹,既丧斯文。” |
左拥右抱 | 形容人姬妾多(多见于旧小说)。 | 《战国策・楚策四》:“左抱幼妾,右拥嬖女,与之驰骋乎高蔡之中,而不以国家为事。” |
苍蝇不抱没缝的蛋 | 形容自身不正,坏事才会找到头上。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1回:“‘苍蝇不抱没缝的鸡蛋’,虽然这柳家的没偷,到底有些影儿,人才说他。” |
抱薪救火 | 薪:柴草。 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消除灾害;结果不但没有消除灾害;反而使灾害扩大。也作“负(背)薪救火”。 |
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三》:“以地事秦,譬犹抱薪而救火也,薪不尽,火不灭。” |
倾抱写诚 | 谓推诚相待。 | 清・曾国藩《苗先簏墓志铭》:“君既习于祁公,又与诸君倾抱写诚,契合无间。” |
抱头痛哭 | 指十分伤心或感动,抱头大哭。 |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四回:“这里于家父子同他家里人抱头痛哭。” |
痛抱丧明 | 原指指孔子弟子子夏在西河丧子而哭瞎眼睛的事。后泛指死了儿子而极其头痛。同“痛抱西河”。 | 徐枕亚《玉梨魂》第二章:“西河贤者,痛抱丧明;东野达人,诗传失子。”又第二十八章:余非痛死者,痛生者耳。六旬衰老,痛抱丧明,仅此遗嫠,尚不能承欢终老。孙未成人女未嫁,哀哀茕独,极人世之惨境矣。 |
抱玉握珠 | 比喻满腹经纶,富有才学。 | 语出三国・魏 曹植《与杨德祖书》:“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 |
杞梓连抱 | 杞、梓:两种优质的木材,指良材。 比喻杰出的人才。 |
秦・孔鲋《孔丛子・居卫》: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大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何也 ,知其所妨者细也。 |
怀质抱真 | 指人格和品德纯洁高尚,质朴无华。同“怀真抱素”。 | 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上》:“其有勇退忘进,怀质抱真者,选部或以未经朝谒,难于进用。” |
抱柱之信 | 后用以表示坚守信约。 | 战国・庄子《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史记・苏秦列传》:“信如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唐・李白《长干行》诗:“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 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11章:“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一旦听说要考试了,三位大臣立时着了慌。” |
拥孺人,抱稚子 | 孺人:妻子;稚子:幼儿。 搂着妻子,抱着孩子。 |
清·黄宗羲《刘伯绳先生墓志铭》:“先生既绝交息游,左对孺子,右顾稚子,郁郁无可告语。” |
别抱琵琶 | 别:另外。 指移情他人或改嫁。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故人情重,实不忍别抱琵琶。” |
抱火卧薪 | 抱火:捧着火种;卧薪:睡在柴草堆上。 比喻处境险恶。 |
汉・贾谊《新书・数宁》:“夫抱火措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偷安者也。” |
抱负不凡 | 抱负:远大的志向。 指有远大的志向,不同一般。 |
宋・楼钥《绩溪县尉楼君墓志铭》:“念吾兄抱负不凡,不见于用。” |
守阙抱残 | 见“守缺抱残”。 | 邓溧《寒琼嘱题郭频伽手写徐江庵遗诗》:“守阙抱残非好事,神州国粹太飘零。” |
抱瓮灌园 | 传说孔子的学生子贡,在游楚返晋过汉阴,见一位老人抱着水瓮去灌园,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比喻安于拙陋的淳朴生活。 | 战国・庄子《庄子・天地》:“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 |
急来抱佛脚 | 急:紧急,危急。 比喻事到临头才慌忙准备。 |
宋・邵博《闻见后录》第19卷:“王荆公初执政,对客怅然曰:‘投老欲依僧耳!’客曰:‘急则抱佛脚。’” |
抱瑜握瑾 | 瑜、瑾:美玉。 比喻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 |
明・徐献忠《唐诗品》:“朔气纵横,壮心落落,抱瑜握瑾,沉浮闾巷之间。” |
抱朴寡欲 | 抱:保;朴:朴素;寡:少。 守其本真,不为物欲所诱惑。 |
《老子》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
临时抱佛脚 | 原意为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临渴掘井之意。后因称平时无准备而事急时仓猝张罗为“临时抱佛脚”。 | 唐・孟郊《读经》诗:“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抱的成语、带抱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