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报的成语
带报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06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以德报德 | 德:恩惠。 用恩惠报答恩惠。 |
春秋・孔子《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托公报私 | 借公事报私怨。 | 东汉・班固《汉书・杜周传》:“方进终不举白,专作威福,阿党所厚,排挤英俊,托公报私,横厉无所畏忌。” |
报雠雪恨 | 报冤仇以洗雪心中之恨。参见“报仇雪恨”。 | 元・杨显之《酷寒亭》楔子:“存得堂堂七尺身,也不敢望遂风云,报雠雪恨。” |
好心好报 | 指好心待人可以得到好的回报。 | |
有冤报冤,有仇报仇 | 报:报复,抵偿。 指对造成冤枉、仇恨的人进行报复,使其作出抵偿。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武松虽是粗卤汉子,便死也不怕,还省得有冤报冤,有仇报仇,并不伤犯众位,只烦高邻做个证见。” |
报李投桃 | 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 《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
精忠报国 | 精心忠诚;报效祖国。 | 《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 |
借身报仇 | 见“借交报仇”。 | 明・高启《结交少年场行》:“结交须结游侠儿,借身报仇心不疑。” |
一叶报秋 | 同“一叶知秋”。 | 唐・鲍溶《始见二毛》诗:“百川赴海返潮易,一叶报秋归树难。”唐・柳氏《杨柳枝》词:“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
公报私雠 | 见“公报私仇”。 | |
报仇心切 | 急于要报仇雪恨。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6卷:“踌躇千百万遍,终是报仇心切,只得宁耐,看个居止下落,再作区处。” |
蛇雀之报 | 报:报答。 指大蛇衔明珠、黄雀衔白环报恩。 |
宋・欧阳修《归田录>序》:“曾不闻吐珠衔环,效蛇雀之报。” |
好心得不到好报 | 一片好心肠却得不到好的报答。 |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13回:“原来如此,真是好心不得好报。” |
以德报怨 | 拿恩惠报答仇恨。形容对人宽容;不仅不记仇;反而给以好处。 | 春秋・孔子《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以彰报施 | 彰:显示,显扬;报施:报应。 用来显示不断遭到报应。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与其令杨氏出世报仇,又结来生不了之案,莫若令一天魔下界,扰乱唐室,任其自兴自灭,以彰报施。 |
打击报复 | 打击:攻击。 用敌对的态度回击对方。 |
《人民日报》1988.12.31:“披露了我们向上级反映我店截留利润六十五万元的问题后,遭受打击报复的一些真相。” |
善有善报 | 善:好的。 报:报应。 做好事必有好的报答。常与“恶有恶报”连用。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一回:“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
恩将仇报 | 将:拿;把;报:报答。 受了别人的恩惠却用仇恨来报答。形容忘恩负义。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0卷:“亏这官人救了性命,今反恩将仇报,天理何在!” |
恩恩相报 | 用恩惠报答恩惠;把有利于人的行为回报给有恩于己的人。 |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十一回:“曾有病,他割下腿上的一片精肉煎汤我吃,我就好了……我会去救他,正是恩恩相报。” |
好心没好报 | 一片好心肠却得不到好的报答。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7回:“出了好心没有好报,看来为人也很有限。” |
施不望报 | 施:给予;报:报答。 施惠于人而不望报答,轻财仗义。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朱治传》:“迁偏将军。”裴松之注引《吴书》:“留意于宾客,轻财尚义,施不望报。” |
一报还一报 | 旧时认为做了怎幺样的事,就有怎幺样的报应。也指怎幺对待别人的,也就会得到怎幺样的回报。 |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做冤仇能做毒,少不的一报还一报。” |
涓埃之报 | 涓埃:细小的流水和尘埃。 比喻极其微薄的报答。 |
宋・苏辙《代张刍谏议南京谢表》:臣敢不瞻望京邑,推广风教之余;勉强疲驽,少致涓埃之报。 |
活眼活报 | 指现世的报应。 | 郭沫若《我的童年》:丁丁儿那张尖嘴平生带过太多了,所以死的时候连话都不能够说一句。这是活眼活报。 |
感恩图报 | 感激别人的恩惠而设法报答。 | 宋・曾巩《上欧阳舍人书》:“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之。” |
借交报仇 | 帮助别人报仇。 | 西汉・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以躯借交报仇。” |
报怨雪耻 | 雪:洗刷掉。 报怨恨,雪耻辱。 |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乐毅报燕王书》:“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 |
斯须之报 | 斯须:短暂;报:报答。 指微小的报答。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3回:“行者道:‘不敢,向蒙莫大之恩,未展斯须之报。’” |
睚眦必报 | 睚眦:瞪眼怒视;引申为小怨小忿;报:报复。 连瞪了他一眼的小怨小忿都要报复。形容气量极其狭小。也作“睚眦之恨”。 |
西汉・司马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
以直报怨 | 以公道对待有怨恨的人。 | 春秋・孔子《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报的成语、带报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