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折的成语
带折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68条成语)
|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 蠹众木折 | 蛀虫多了,木头就要折断。比喻不利的因素多了,就能造成灾祸。 | 《商君子・修权》:“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
| 折角之口 | 形容人口才很好,善于辩论。 | 东汉・班固《汉书・朱云传》:“五鹿狱狱,朱云折其角。” |
| 蟾宫折桂 | 蟾宫:月宫。 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 |
《晋书・郤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如何?’诜对曰:‘臣举贤良封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
| 攀蟾折桂 | 攀登蟾宫,折取月桂。喻科举登第。 |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你傲的是攀蟾折桂手,你敬的是闭月羞花貌。” |
| 柳折花残 | 比喻女子死或伤。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8回:“贼势猖獗不可敌,柳折花残血凝碧。” |
| 簪笔磬折 | 簪:插戴。 古代插笔备礼,躬身作揖,表示恭敬。 |
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 |
| 隐晦曲折 | 意思含糊晦涩;转弯抹角。常指说话或写文章用隐隐约约、转弯抹角的方式来表达思想。隐晦:不明显;曲折:转弯抹角。 |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我们可以大声疾呼,而不要隐晦曲折,使人民大众不易看懂。” |
| 折柳攀花 | 折:断。 比喻男子狎妓。 |
元・周德清《蟾宫曲・别友》:“茶也无多,醋也无多,七件事尚且艰难,怎生教我折柳攀花?” |
| 兰摧玉折 | 旧时多用于哀悼人不幸早死。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毛伯成既负其才气,常称‘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
| 拉枯折朽 | 同“摧枯拉朽”。 | 宋・文莹《玉壶清话》第七卷:“食罢,将战,伦举兵一鏖,如拉枯折朽。” |
| 摧兰折玉 | 摧:摧残,毁掉。 毁坏兰花,折断美玉。比喻摧残和伤害女子。 |
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某本非风流佳客,谬称浪子端庄,……用诱秦诓楚之计,作摧兰折玉之谋。” |
| 瓶沉簪折 | 瓶沉水底难觅,簪子折断难接。比喻男女分离。 | 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 |
| 损军折将 | 犹损兵折将。兵士和将领都有损失。指作战失利。 | 元・无名氏《乐毅图齐》第一折:“不争你和他相持,损军折将,则不如紧守城池。” |
| 三折肱为良医 | 几次断臂,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 | 春秋・左丘明《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 |
| 折节下谋士 | 折节:屈己下人;下:屈己尊人。 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人。 |
唐・储光羲《贻鼓吹李丞》:“折节下谋士,深心论客卿。” |
| 折戟沉沙 | 戟:古代的一种兵器。 戟被折断沉没在泥沙里。形容失败得十分惨重。 |
唐・杜牧《赤壁》诗:“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 宛转周折 | ||
| 折胶堕指 | 极言天气寒冷。 | 宋・苏轼《磨衲赞》:“折胶堕指,此衲不寒,烁石流金,此衲不热。”宋・周密《齐东野语・曝日》:“《冬日初出铭》曰:‘折胶堕指,梦想负背。’” |
| 百折不磨 | 见“百折不挠”。明·朱之瑜《批新序二十条(三)》之十三:“屈原忠而被放……至诚为国,~。 ”。 |
|
| 万折必东 | 河流不论有多少曲折,最后都东流入海。比喻事物不管有什么曲折,总要按着应有的规律发展。 | 《荀子・宥坐》:以出以入,以就鲜絜,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
| 折冲万里 | 折冲:指抵御敌人。 指在远离沙场的庙堂上以谋略和智慧克敌制胜。常用以形容高明的外交才干或在外交争端中取得胜利。 |
《汉书・张汤传》: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卫将军富平侯印? |
| 百折不移 | 屡遭挫折亦不改变其操守。 | 明・吴承恩《赠郡伯古愚邵公报政序》:“即其可名状者言之,则本之一毫不染之真,而加之百折不移之守。” |
| 掂梢折本 | 垫钱亏本。梢,钱的市语。 | 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休置俺这等掂梢折本的赔钱货,则守恁那远害全身的安乐窝。” |
| 斗折蛇行 | 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 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
唐・柳宗元《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漂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 摧折豪强 | 摧:折断。 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的人。 |
《汉书・严延年传》:“其治务在摧折豪强,扶助贫弱。” |
| 深文曲折 | 歪曲地援引法律条文,不露痕迹地陷人于罪。 | 《宦海》第六回:“他却要卖弄自己的精明,张大自家的势焰,深文曲折的送了这个人的脑袋,方才觉得心中舒服。” |
| 首肯心折 | 心里佩服,点头同意。形容钦佩赞许之至。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四回:便一五一十,把谭孝移品行端方,素来的好处,说个不啻口出。东宿闻之,心折首肯。 |
| 月坠花折 | 月亮落下,鲜花夭折。比喻美女死亡。 | 清・洪昇《长生殿・补恨》:“誓世世生生休抛撇,不提防惨凄凄月坠花折,悄冥冥云收雨歇,恨茫茫只落得死断生绝。” |
| 灞桥折柳 | 灞桥,又名销魂桥。在陕西省西安市东,筑于灞水之上。汉人常于此折柳送别。后遂引申为离别之地。 全句是说在灞桥上折柳作纪念。比喻送别。 “霸陵折柳”:霸陵,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其附近有霸桥。 汉唐时,长安送客东行,多至此折柳送别。后以霸陵折柳指送客作别。 |
罗邺莺诗:“何事离人不堪听,灞桥斜日褭垂杨。”罗隐送溪州使君诗:“灞桥酒醆黔巫月,从此江心两所思。” 宋˙程大昌˙演繁露˙卷七˙霸陵折柳:“黄图曰:『霸桥跨霸水为桥也。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为别。』故李白乐府云:『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
| 折槁振落 | 把枯树枝折断,把枯树叶摇下来。比喻轻易不费力。 | 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刘、项兴义兵随而定,若折槁振落。”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折的成语、带折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