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把的成语

带把的四字成语(共找到41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持螯把酒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载:晋代嗜酒的毕卓曾说:一手拿着蟹螯,一手捧着酒杯,便足以了一生。
因以“持螯把酒”形容秋季吃蟹饮酒之乐。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载:晋代嗜酒的毕卓曾说:一手拿着蟹螯,一手捧着酒杯,便足以了一生。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剐:古代酷刑,割肉。
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8回:“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两把刷子
二把刀 称对某项工作知识不足、技术不高的人。 老舍《四世同堂》:“我只会搭棚这点手艺,我的拳脚不过是二把刀。”
放刁把滥 谓刁难敲诈,胡作非为。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一回:“他父亲王砉是东京大户,专一打点衙门,擸唆结讼,放刁把滥,排陷良善,因此人都让他些个。”
新官上任三把火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六章:“福军。你新官上任三把火,乱烧一通,迟早要犯大错误呀!”
杖节把钺 杖节:古代大臣出使或大将出师,皇帝授予符节,作为权力的象征;钺:古代兵器。
指皇帝授予权力,掌握很大的兵权。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以太保甄邯为大将军,受钺高庙,领天下兵,左杖节,右把钺,屯城外。”
稳拿把纂 稳:有把握。
指确有十分把握。
眉毛胡子一把抓 俗语。比喻做事不分轻重缓急。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七章:“你们真个胡子眉毛一把抓,人人眼里插棒槌。”
拿印把子 指做官掌有实权。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0回:“你虽然候补了多年,如今却是第一回拿印把子。”
把酒持螯 手持蟹螯饮酒。古人视为人生一大乐事。 语出《晋书・毕卓传》:“卓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拜把兄弟 朋友结为异姓兄弟。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八章:“老陶感激他,和他结了拜把兄弟。”
分兵把守 分散兵力,到处防守。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04回:“二城俱已收复,分兵把守,诸事停妥。”
把臂入林 把:指挽着;林:山林。
互挽手臂,表示亲热。旧指相偕归隐。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谢公道:‘豫章若遇七贤,必自把臂入林。’”
毛团把戏
揣奸把猾 揣:藏。
奸:奸诈,狡诈,虚伪。
心藏奸诈,行为狡猾。
元・无名氏《十样锦》第二折:“因某生前揣奸把猾,死后永做饿鬼。”
大捞一把 乘机放手攫取利益。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八章:“而科股长呢,还不是每人乘机大捞一把。”
持斋把素 把:遵守。
斋:斋戒。
谓信佛者遵守吃素,坚持戒律。
明・无名氏《锁白猿》第三折:“俺也曾看经念佛,俺也曾持斋把素。”
拿印把儿 指做官掌有实权。
偷鸡不着蚀把米 俗语。鸡没有偷到,反而损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25回:“这艄公好晦气!却不是‘偷鸡不着,反折了一把米’?”
捏一把汗 因担心而手上出汗。形容非常紧张的心情。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4回:“范訇等在关上,看见督戎追斐豹,慌捏一把汗。”
盈把之木 盈:满;木:树。
用一把手能握住的小树。比喻仅有小才能的人。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五:传曰:骄溢之君寡忠,口惠之人鲜信。故盈把之木无合拱之枝,荣泽之水无吞舟之鱼,根浅则枝叶短,本绝则枝叶枯。
前人失脚,后人把滑 比喻吸取人家失败的教训,小心谨慎,免得再失事。 明・何孟春《馀冬序录摘抄》第六卷:“今世俚语:‘前人失脚,后人把滑’,即汉谚“前车覆,后车戒‘之义也。”
把饭叫饥 比喻多此一举。 宋・苏轼《答程彝仲推官书》:“所示自是一篇高文,大似把饭叫饥,聊发千里一笑。”
印把子 官印的把子。代指官印。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59回:“我也说继之丢了一个印把子,得了个儿子,只好算秤钩儿打钉——扯直罢了。”
神仙一把抓
捞一把 用不正当手段取得一些利益。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五章:“他就想再捞一把,可是越捞越深。”
盲人把烛 瞎子手擎烛火照亮。比喻不起任何作用。 《野叟曝言》七五回:“古人每以陈寿帝魏不帝蜀,议者蜂起,皆盲人把烛之谈也。”
把持不住 把:掌握。
指意志比较薄弱,把握或控制不住自己。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97回:陡遇大风,把持不住,飘泊了许久,方才落地。
把玩无厌 拿着赏玩,不觉厌倦。 汉・陈琳《为曹洪与世子书》:“得九月二十日书读之,喜笑把玩无厌。”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把的成语、带把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