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扬的成语
带扬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65条成语)
|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 扬幡招魂 | 挂幡招回死者的灵魂(迷信)。比喻想使已经被清除的的坏人再恢复活动。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1回:“设香案,铺祭物,列灯四十九盏,扬幡招魂。” | 
| 扬锣捣鼓 | 扬:摇。 比喻大声张扬,喧哗吵闹。  | 
            曾朴《孽海花》第23回:“料想雯青这回必然要扬锣捣鼓的大闹,所以张夫人身虽在这边,心却在那边。” | 
| 其貌不扬 | 其:他的;不扬:不出众。 指人的外貌不漂亮。也形容器物不美观。  | 
            唐・裴度《自题写真赞》:“尔才不长,尔貌不扬,胡为将,胡为相?” | 
| 发扬岩穴 | 岩穴:山洞,引申为隐居之处或隐士。 表彰提倡不求功名的人。  | 
            《后汉书・樊宏传》附樊准上书:臣愚以为宜下明诏,博求幽隐,发扬岩穴,宠进儒雅。 | 
| 飞砂扬砾 | 见“飞沙走砾”。 | 《元史・顺帝纪十》:“京师大风自北起,飞砂扬砾,白日昏暗。” | 
| 神采飞扬 | 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 脸上的神态焕发有神。形容人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 
            丁玲《梦珂》:“她居然很能够安逸的,高贵的,走过去握那少年导演的手,又用那神采飞扬的眼光去照顾一下全室的人。” | 
| 明扬仄陋 | 见“明扬侧陋”。 | 汉・曹操《求贤令》:“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 
| 狐埋狐扬 | 见“狐埋狐搰”。 | 梁启超《复古思潮平议》:“而狐埋狐扬,天下其谓政府何?” | 
| 志高气扬 | 志气高昂而自得。 | 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 
| 发扬蹈励 | 发:奋发,振作;扬:昂扬;蹈:跳、踏。 后比喻精神奋发,意气风发昂扬。  | 
            明・唐顺之《寄赵浚谷》:“至若老吕,以鹰扬称,以发扬蹈励称,未免露出将才气象,此老吕不及老伊处也。” | 
| 扬州鹤 | 比喻难以实现的妄想。 | 南朝・梁・殷芸《小说》卷六: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原为扬州刺史,或原多赀财,或原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 | 
| 扬花扢藻 | 花:比喻文采;藻:辞藻,文采。 形容文章写得华丽多采。  | 
            清・顾景星《楝亭诗钞》序:“铸格炼字,扬花扢藻,此可以学得也。” | 
| 神飞气扬 | 精神振奋,意气昂扬。 | 清・李渔《蜃中楼・义举》:“大丈夫见义即为,还拣甚么日子,叫左右带马过来,我神飞气扬,这叫做当仁见义无谦让。” | 
| 露己扬才 | 见“露才扬己”。 | 宋・苏舜钦《投匦疏》:“若出而求陛下之试,是其人非高蹈者,则皆露己扬才,干时谒进者也。” | 
| 东扬西荡 | 谓飘泊无定。 | 《野叟曝言》第四一回:“姐姐若不见怜,怎样着落妹子死后魂灵,不至东扬西荡。” | 
| 家丑不可外扬 | 家里不光彩的事,不便向外宣扬。 |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欲要讼之于官,争奈家丑不可外扬,故尔中止。” | 
| 吐气扬眉 | 形容受压抑的心情得以舒展而感到快意。 | 明・孙仁孺《东郭记・与之大夫》:“吐气扬眉,青云激励,却怜小友尚穷乏。” | 
| 神魂荡扬 | 荡:摇动;扬:飞起。 形容精神飘忽不定。  |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一卷:“添香侍者似风狂,执磐的头陀呆了半晌,作法的者黎神魂荡扬,不顾那本师和尚,聒起那法堂。” | 
| 飞沙扬砾 | 见“飞沙走砾”。 | 《宋书・五行志五》:“暴风迅起,从丑上来,须臾转从子上来,飞沙扬砾。” | 
| 扬长而去 | 扬长:大模大样的样子。 丢下别人;大模大样地离去。也作“徉长而去”。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说罢,深深一揖,扬长而去。” | 
| 跃马扬鞭 | 跳上马背,扬起鞭子。形容勇往直前。 | 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一个个跃马扬鞭,插箭弯弓。” | 
|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 腰缠:指随身携带的财物;贯:旧时用绳索穿钱,每一千文为一贯。 装着很多钱,骑着鹤到扬州去遨游。比喻钱财极多。  | 
            南朝・梁・殷芸《商芸小说・吴蜀人》: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原为扬州刺史,或原多赀财,或原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 | 
| 东海扬尘 | 大海变陆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 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复扬尘也。’” | 
| 搜扬仄陋 | 搜:寻求;扬:举荐,选拔;仄:通“侧”;仄陋:指微贱的人。 搜罗和举荐地位卑微的贤人。  | 
            《晋书・纪瞻传》:“先王身下白屋,搜扬仄陋,使山无扶苏之才,野无《伐檀》之咏。” | 
| 骑鹤扬州 | 同“骑鹤上扬州”。 | 宋・吴礼之《风入松・江景》词:“恬然云水无贪吝,笑腰缠,骑鹤扬州。” | 
| 淈泥扬波 | 淈:搅浊;扬:掀起。 搅混泥浆,掀起波浪。形容人没有主见,随大流。  | 
            战国・楚・屈原《楚辞・渔父》:“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 
| 招魂扬幡 | 魂:灵魂;招魂:招回灵魂;幡:一种垂直悬挂的窄长的旗子。 比喻为死亡的旧事物复活进行鼓吹。  | 
            |
| 遏恶扬善 | 遏:阻止;扬:宣扬。 禁绝坏事,宣扬提倡好事。  | 
            《周易・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 
| 海不扬波 | 比喻太平无事。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道不拾遗,由在上有善政;海不扬波,知中国有圣人。” | 
| 立身扬名 | 立身:使自己在社会上有相当地位;扬:传布。 使自己立足于社会,名声远扬。  | 
            三国・魏 应璩《与从弟君苗君胄书》:“潜精坟籍,立身扬名。”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扬的成语、带扬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