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执的成语
带执的四字成语(共找到56条成语)
|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 倒执手版 | 古代官员持手版以朝。倒执手版,指惊惶失态。 | 《晋书・谢安传》:“[桓温]入赴山陵,止新亭,大陈兵卫,将移晋室,呼安及王坦之,欲于座害之。坦之甚惧……既见温,坦之汗流沾衣,倒执手版。安从容就席。” |
| 执迷不悟 | 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 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上》:“若执迷不悟,距逆王师,大众一临,刑兹罔赫,所谓火烈高原,芝兰同泯。” |
| 执鞭随镫 | 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左右。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8回:“愿将军不弃,收为步卒,早晚执鞭随镫,死亦甘心。” |
| 秉要执本 | 秉:执,拿着;要:重要的;本:根本。 指抓住要害和根本、。 |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 |
| 执一而论 | 执一:固执一义,不知变通。 只抓住一点或一个方面就进行评论。 |
清・钱泳《履园丛话・水学・三江》:“大凡治事必需通观全局,不可执一而论。” |
| 执意不从 | 执:坚持。 从:依从。 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依从他人。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你若执意不从,惹他性起,一时翻过脸来,骂一顿,打一顿,你待走上天去。” |
| 允执其中 | 指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 | 春秋・孔子《论语・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 |
| 各执所见 | 执:坚持。 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
宋・钱易《南部新书》:“凡中书有军国政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 |
| 执法不阿 | 阿:迎合。 执行法律公正无私,不屈从权势。 |
|
| 抱关执钥 | 持门闩,拿钥匙。指监门小吏的职务。 | 汉・蔡邕《巴郡太守谢版》:“知纳言任重,非臣所得久忝。今月丁丑,一章自闻,乞头冗抱关执钥,不意录符很青,授任千里。” |
| 执经问难 | 手捧经书,质疑问难。后多指弟子从师受业。 | 《后汉书・儒林传序》:“飨射礼毕,帝正坐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缙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 |
| 执法不公 | 拒绝公正,在实施法律中的不公正。 | |
| 明火执杖 | 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原指公开抢劫。后比喻公开地、毫不隐藏地干坏事。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那借金银人,身贫无计,结成凶党,明火执杖,白日杀上我门。” |
| 执一无失 | 执一:专一;失:过失。 非常专心,没有出现过失。 |
《荀子・尧问》:执一无失,行微无怠,忠信无倦,而天下自来。 |
| 执粗井灶 | 谓操持家务。喻为人妇。 |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中》:“女笑曰:‘身既无托,愿执粗井灶。’王申即日赁衣贳礼为新妇。” |
| 固执成见 | 见“固执己见”。 | 茅盾《子夜》九:“如果荪甫一定要固执成见,那就拉倒。” |
| 执鞭坠镫 | 亦作“执鞭随镫”。谓服侍别人乘骑,多表示倾心追随。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七回 :“若得与兄长执鞭坠镫,愿为一卒,报答救命之恩,实为万幸。” |
| 仗义执言 | 仗义:主持正义;执言:说公道话。 主持正义;说公道话。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4回:“若以文、武、宣、平之灵,仗义执言,国悔罪,王室之福。” |
| 执正持平 | 执:执行;持:坚持。 坚持公平合理,不偏不向。 |
《淮南子・主术训》:使人主执正持平,如从绳准高下,则群臣以邪来者,犹以卵投石,以火投水。 |
| 各执一词 | 执:坚持。 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形容意见不一致。 |
巴金《春》:“她看见王氏和觉民各执一词,不能断定谁是谁非。” |
| 为之执鞭 | 执:拿着;鞭:马鞭。 拿起鞭子为人驾驭车马。比喻为人服役。有景仰,追随的意思。 |
西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
| 被坚执锐 | 穿坚固甲胄,握锐利武器。谓上阵战斗或作好战斗准备。 | 汉・班固《汉书・高帝纪》:“前日天下大乱,兵革并起,万民苦殃,朕亲被坚执锐,自帅士卒,犯危难,平暴乱,立诸侯,偃兵息民,天下大安,此皆太公之教训也。” |
| 披坚执锐 | 披:穿戴;坚:指铠甲;执:拿着;锐:指兵器。 穿上坚固的铠甲;拿起锋利的武器。指全副武装或身先士卒之意。 |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吾被坚执锐,赴强敌而死,此犹一卒也,不若奔诸侯。” |
| 奉公执法 | ||
| 负坚执锐 | 负:以背载物;坚:铠甲;执:拿着;锐:兵器。 穿着坚固的盔甲,拿着锐利的武器。 |
宋・文莹《玉壶清话》第七卷:“君等久负坚执锐,卫驾远征。” |
| 执迷不反 | 见“执迷不返”。 | 唐・姚思廉《梁书・元帝纪》:“若执迷不反,拒逆王师,大军一临,刑兹罔赦。” |
| 执牛耳 | 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地位。 | 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十七年》:“诸侯盟,谁执牛耳?” |
| 固执己见 | 固:顽固;执:坚持。 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见解;不肯改变。 |
元《宋史・陈宓传》:“固执己见,动失人心。” |
| 执柯作伐 | 执:拿着;柯:斧头柄;伐:采伐。 手执斧头去采伐。指给人做媒。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此十三妹所以挺身出来,给安龙媒、张金凤二人执柯作伐的一番苦心孤诣也。” |
| 执而不化 | 指固执己见,不知变通。 | 战国・庄子《庄子・人世间》:“将执而不化,外合而内不訾,其庸讵可乎?”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执的成语、带执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