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扣的成语

带扣的四字成语(共找到23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局天扣地 悲痛诉说貌。语本《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
”。
语出《诗经・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
扣壶长吟 借指抒发壮怀或不平之气。 清・唐孙华《题薪禅弟》诗:“扣壶长吟心未厌,惜哉狂竖徒骄盈。”
扣槃扪烛 扣:敲;扪:摸。
比喻认识片面,未得要领。
宋・苏轼《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槃。’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
扣楫中流 犹中流击楫。
不折不扣 折、扣:原为商业用语;商品按原价扣除百分之几出售;叫做打折扣。
表示完全的、十足的;一点不差。
茅盾《子夜・一》:“他那二十多年足不窥户的生活简直是不折不扣的坟墓生活!”
三环五扣 形容捆绑结实。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51回:“四爷赶上一步,就势按倒,解他腰带,三环五扣的捆了一回。”
认死扣儿 坚定地认为;固执己见。
举手扣额 举:抬;扣:敲击。
抬起头来拍击额头,表示气愤已极。
宋・洪迈《夷坚丁志・永宁庄牛》:“民泣清不悛,但时举手扣额,诉于天地。”
攀辕扣马 攀:牵挽;扣:套住。
拉住车辕牵住马匹。形容热情挽留,不肯放行。
《东观汉记》:“第五伦为会稽太守,为事征,百姓攀辕扣马呼曰:‘舍我何之?’”
扣帽子 把不好的名目硬加在人头上。 毛泽东《事情正在起变化》:“人们反对扣帽子,这只是反对共产党扣他们的帽子。”
扣人心弦 扣:敲打。
心弦: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
也作“动人心弦”。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
魏巍《东方》第二部第七章:“据说这人最不爱讲话,但那天的几句话,却是那样扣人心弦,感动得自己当时流下了眼泪。”
七折八扣 比喻折扣很大,减掉了很多。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8回:“这里的客店钱,就拿两块洋钱出来,由得他七折八扣的勉强用了。”
乱扣帽子 指随意给别人定性。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卷:“你乱扣帽子。”
扣心泣血 扣:敲打。
比喻极其悲愤痛心。
唐・姚思廉《梁书・元帝纪》:“孤以不德,天降之灾,枕戈饮胆,扣心泣血。”
扣盘扪钥 见“扣盘扪烛”。
号天扣地 扣:同“叩”,敲击,撞击。
向着天大声哭叫,将自己的头撞向地面。形容十分悲痛。
《晋书・孝武帝纪》:“朕以不造,奄丁闵凶,号天扣地,靡知所诉。”
环环相扣 比喻彼此关系密切。
扣小小鸣,扣大大鸣 敲小钟小的响,敲大钟大的响。形容回答及时准确。 《礼记・学记》: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
扣盘扪烛 扣:敲;扪:摸。
比喻不经实践,认识片面,难以得到真知。
宋・苏轼《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钥,以为日也。”
丝丝入扣 每条丝线都从筘齿中穿过。比喻文章、艺术表演等细密合拍。扣:织绸的筘;丝丝:每一根丝。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此为丝丝入扣:‘暗中抛索,如道家所云三神山舟不得近,近者辄被风引回也。’”
扣槃扪籥 比喻认识片面,未得要领。同“扣槃扪烛”。 宋・苏轼《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槃。’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
扣屎盔子 中国东北方言,比喻给人妄加罪名,进行诬蔑。
局地扣天 见“局天扣地”。 宋・李清照《投翰林学士纂熧礼启》:“局地扣天,敢效谈娘之善诉;升堂入室,素非李赤之甘心。”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扣的成语、带扣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