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扛的成语

带扛的四字成语(共找到7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扛大梁 比喻承担重任。 姜树茂《渔岛怒潮》第17章:“如今老会长被捕,全村就靠你扛大梁。”
笔力独扛 扛:用两手举。
形容文笔雄健,文章的气势极大。
唐・韩愈《病中赠张十八》: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
拔山扛鼎 拔:拔起来。
扛:两手举起。
鼎:古代用以烹煮的器皿;多为青铜铸造而成;是非常重的器物。
拔起大山;举起鼎。形容力大无比。
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扛鼎拔山 扛:双手举起。
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扛鼎抃牛 扛鼎:把鼎举起来。
抃牛:把两头相斗的牛位开。
能把鼎举起来,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形容勇武有力,超越常人。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 汉・杨雄《法言・渊骞》:“秦悼武、乌获、任鄙,扛鼎抃牛,非绝力也?”
力能扛鼎 扛: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
鼎:三足两耳的青铜器。
形容气力特别大。亦比喻笔力雄健。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笔力扛鼎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扛的成语、带扛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