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戒的成语
带戒的四字成语(共找到38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引为鉴戒 | 引:用;戒:鉴戒。 指把过去犯错误的教训拿来作为警戒,避免重犯。 |
《国语・楚语下》:人之求多闻善败,以鉴戒也。 |
覆车之戒 | 比喻失败可以作为以后的教训。 | 《晋书・庾纯传》:“纯以凡才,备位卿尹,不惟谦敬之节,不忌覆车之戒,陵上无礼,悖言自口。” |
持满戒盈 | 端盛满之水而留心不外溢。比喻居高位而能警戒自己不骄傲自满。 | 三国・魏・曹操《善哉行》之三:“持满如不盈,有德者能卒。” |
戒骄戒躁 | 戒:警惕;防备;躁:性急;警惕骄傲;防备急躁。 |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 |
清规戒律 | 原指佛教徒所遵守的规则和戒条。现比喻束缚人的繁琐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 《释门正统》:“元和九百丈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规式,谓之清规。” |
丰屋之戒 | 《易·丰》:“《象》曰:‘丰其屋’,天际翔也。 ”高亨注:“‘丰其屋’,言贵族在位之时,如鸟得以飞翔于天空,故能大其屋也。 ”后以“丰屋之戒”、“丰屋之祸”、“丰屋之过”谓高大其屋,将有覆家之祸,应引以为戒。 |
《易・丰》:“《象》曰:‘丰其屋’,天际翔也。”高亨注:“‘丰其屋’,言贵族在位之时,如鸟得以飞翔于天空,故能大其屋也。” |
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 | 比喻吃东西狼吞虎咽,来不及细尝。也比喻看书做事贪多务得,实则无所收获。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你这奴才,‘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 |
覆前戒后 | 覆:倾覆;戒:防备。 指前面事情的失败可以为后面事情的借鉴。 |
《旧唐书・王方庆传》:“览古人成败之所由,鉴既往存亡之异轨,覆前戒后,居安思危。” |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 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 《诗经・大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
在色之戒 | 语出《论语·季氏》:“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后以“在色之戒”谓色欲方面的戒忌。 |
春秋・孔子《论语・季氏》:“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
后车之戒 | 对后面跟上来的车子的警戒。比喻以前的失败或挫折,可以作为以后做事情的借鉴或教训。 | 明・张居正《帝鉴图说》下篇:“复辙在前,永作后车之戒。” |
安国之道,先戒为宝 | 道:方法,途径;戒:戒备;宝:宝物,比喻珍贵的东西。 保障国家安全的方法,先有戒备是最重要的。 |
战国・吴起《吴子・料敌第二》:夫安国之道,先戒为宝。今君已戒,祸其远矣。 |
谆谆告戒 | 恳切耐心地教诲劝告。 | 宋・费衮《梁溪漫志・闲乐异事》:“命诸子子妇皆坐,置酒,谆谆告戒,家人见公无疾而遽若是,愕眙不知所答。” |
累诫不戒 | 诫:告诫;戒:戒备,戒除。 指多次受到警告和批评仍不改正。 |
|
垂堂之戒 | 垂堂:堂屋檐下。 坐在堂屋檐下,屋瓦落下有可能伤人。比喻危险的境地。常指险境或挫折给人带来的教训。 |
汉・司马相如《上书谏猎》:“家累千金,坐不垂堂。”《三国志・吴志・陆逊传》: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违垂堂之戒,轻万乘之重。 |
戒奢以俭 | 戒:戒除;奢:奢侈;俭:节俭。 用节俭来消除奢侈。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
戒舟慈棹 | 戒:佛教中的戒律;慈:慈悲;棹:船桨。 指佛教中的戒律和慈善就象航船一样摆渡众生。 |
宋・叶廷珪《海录碎事・道释经》:若乘戒舟,鼓以慈棹,而不能横截风涛,达登彼岸者,无此理也。 |
君子三戒 | 戒:戒规。 君子有三条戒规:少年时戒美色;壮年时戒殴斗;老年时戒贪图。 |
|
丁宁告戒 | 丁宁;再三嘱咐。指一再嘱咐必须引起警觉注意。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6回:“吾累次丁宁告戒:街亭是吾根本。汝以全家之命,领此重任。” |
戒备森严 | 戒备:警戒防备;森严:严肃;严密。 指警戒防备极其森严。 |
《国语・晋三》:“日考而习,戒备毕矣。” |
引以为戒 | 引来作为教训;警戒自己。常指用自己或别人过去的失败和错误来警戒自己;避免重犯。 | 清・钱大昕《士驾斋新录》:“为古之士,当引以为戒。” |
前车已覆,后车当戒 | 鉴:教训。 比喻从前人的失败中得到的教训。 |
明・周楫《西湖二集・邢君瑞二载幽期》:“前车已覆,后车当戒,仁兄不可……堕其术中,迷而不悟。” |
绳一戒百 | 绳:纠正;戒:警戒。 惩罚一人以警戒众人。 |
元・柯丹丘《荆钗记・遣音》:“依条按法,想绳一戒百谁不怕。” |
前车覆,后车戒 | 覆:翻;戒:警惕,前面的车翻了,后面的车要引以为戒。 |
汉・刘向《说苑・善说》:《周书》曰:‘前车覆,后车戒。’盖言其危。 |
惩一戒百 | 见“惩一警百”。 | 明・沈釆《千金记》第四十七出:“故依法律明惟问,惩一戒百难容忍。” |
戒奢宁俭 | 戒:戒除;奢:奢侈;宁:宁可,宁愿;俭:节俭。 宁愿节俭,也要戒除奢侈。 |
春秋・孔子《论语・八佾》:“礼,与其奢也,宁俭。” |
前覆后戒 | 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 汉・刘向《说苑・善说》:“前车覆,后车戒。” |
去事之戒,来事之师 | ||
屡戒不悛 | 多次告诫,仍不悔改。 |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戮子》:嘉靖末年,新郑故都御史高捷,有子不才,屡戒不悛,因手刃之。 |
前事不忘,后事之戒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戒的成语、带戒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