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戈的成语

带戈的四字成语(共找到95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枕戈尝胆 头枕兵器,口尝苦胆。形容刻苦自励,发愤图强,或报仇雪耻心切。 南朝・梁・沈初明《劝进梁元帝第三表》:“陛下英略纬天,沉明内断,横剑泣血,枕戈尝胆。”
衽革枕戈 以铠甲为席,以兵器为枕。形容战事频繁,生活不安定。 严复《原强》:“当是之时,哀哀黔首,衽革枕戈,不得喙息,盖几靡有孑遗,秏矣!”
抛戈弃甲 丢掉武器,扔掉铠甲。形容军队被打得狼狈逃窜的情形。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3回:“部下听得,一齐抛戈弃甲跪倒。”
枕戈披甲 见“枕戈坐甲”。 清・龙翰臣《复唐子实书》:“今日之事,将因一乡而累及一邑,因一邑而累及一省。此非有人维持调护之,则外军枕戈披甲之士,抑郁不扬。”
枕戈待命 枕着武器等待命令。形容时刻准备战斗。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张统制现带有可靠军队数营,在汉口刘家庙枕戈待命。”
铁马金戈 ①形容威武雄壮的士兵和战马。②谓战事,兵事。 宋・李纲《以旧赐战袍等赠韩少帅》诗之二:“铁马金戈睢水上,碧油红旆海山滨。”元・关汉卿《双赴梦》第三折:“忆当年铁马金戈,自桃园初结义,把尊兄辅佐。”
倒持干戈 犹言倒持泰阿。干、戈,皆兵器。 《后汉书・何进传》:“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为乱阶。”
弃甲投戈 谓放下武器。表示投降。 彭芬《署督部堂与司道绅耆致全省官绅电》:“仍先广行谕告,使众周知:但能弃甲投戈,决不究其既往。”
反戈相向 戈:古代的兵器;向:对着。
掉转兵器,相与对立。比喻帮助敌人反对自己。
《尚书・武成》:“前徙倒戈,攻于后以北。”
同室操戈 自家人动刀枪。泛指内部相争。操:拿;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玄传》:“康成入我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倒戢干戈 见“倒载干戈”。 汉・荀悦《汉纪・高祖纪二》:“偃革为轩,倒戢干戈,示不复用兵。”
入室操戈 操:拿;戈:古代象矛的武器。
到他的屋里去,拿起他的武器攻击他。比喻引用对方的论点反驳对方。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玄传》:“康成入吾室,操吾戈以伐我乎!”
解甲倒戈 谓敌方战士归顺,转向攻击。 《北史・越王侗传》:“若王师一临,旧章誓睹,自应解甲倒戈,冰销叶散。”
干戈征战 干戈:古兵器,泛指武器;征战:出征作战。
指武装作战,转战南北。
干戈:古兵器,泛指武器;征战:出征作战。指武装作战,转战南北。
干戈载戢 干戈:古代的兵器。
指武器。载:虚词。
戢:聚藏。
把武器收藏起来。比喻不再进行战争动用武力了。
晋・葛洪《抱朴子・释滞》:“干戈载戢,繁弱既韬。”
兵戈抢攘 兵戈:武器,指战争;抢攘:纷乱。
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金史・粘葛奴甲传》:“时兵戈抢攘,道路不通,奴甲受命,毅然策孤骑。”
枕戈待旦 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和“矛”相似;旦:天亮。
枕着武器躺着;等待天亮。形容杀敌心情急切;毫不松懈;时刻准备迎战。
《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砺戈秣马 磨戈喂马。比喻作好战斗准备。 《旧唐书・刘仁轨传》:“宜砺戈秣马,击其不意,彼既无备,何攻不克。”
枕戈俟旦
以戈舂黍 用戈去舂黍米。比喻达不到目的。 《荀子・劝学》:“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
枕戈以待 同“枕戈待旦”。 明・张煌言《上行在陈南北机宜疏》:“臣虽驽钝,亦当枕戈以待。”
朽戈钝甲 喻装备极劣的军队。 明・张煌言《答唐枚臣书》:“朽戈钝甲,与胡人相持者十有七年。”
枕戈汗马 枕着武器,疾驰战马。形容时刻准备杀敌立功。 明・屠隆《昙花记・公子受封》:“念亲恩主德总来难报,须教,枕戈汗马,努力塞云边草,儿时得功成大漠,鹤归华表。”
擐甲操戈 擐:穿,套。
穿上铠甲,手拿武器。形容全副武装的样子。
《魏书・傅永传》:擐甲挥戈,单骑先入,唯有军主蔡三虎副之,余人无有及者。
大动干戈 干、戈:古代两种兵器。
原指进行战争。现多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春秋・孔子《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干戈满地 干戈:古兵器,比喻战争。
形容到处受到战争的摧残。
《江南余载》卷下:东上坡流西上船,桃源未必有真仙。干戈满目家何在?寂寞空山闻杜鹃。
投袂援戈 表示为国效命。同“投袂荷戈”。 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独夫丑纵,方煽京邑。投袂援戈,克弭多难。”
金戈铁骑 见“金戈铁马”。 清・汪琬《〈苑西集〉序》:“我太祖、太宗发祥之址,与夫金戈铁骑百战创业之区,皆所跋涉而导从。”
干戈不息 干,盾牌。戈,平头戟。干戈,以兵器代称战乱。全句是说战乱连年不息。 大宋宣和遗事元集:“当初只为五代时分,天下荒荒离乱,朝属梁而暮属晋,干戈不息。”
鞬櫜干戈 鞬櫜:古代盛盔甲、弓箭的口袋,引申为收藏;干戈:兵器,武器。
把武器收藏于袋中。比喻刀枪入库,停战休兵,天下太平。
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左执鞭弭,右属櫜鞬。”唐・元稹《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我太宗文皇帝櫜鞬干戈。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戈的成语、带戈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